朋友,你聽說過「女裝大佬」嗎?
男扮女裝自古就存在,也叫反串,過去一直與戲劇表演相關,總的來說是個小眾領域。
然而最近我們發現,在網上開始有很多男生嘗試女裝(?),同時還會搭配化妝和假發。在虎撲和知乎,都能看到關于女裝話題的交流,這些挑戰女裝的小哥哥們被調侃為女裝大佬。
相比于女裝大佬的自娛自樂,在抖音和B站等平臺上,已經有一些女裝的男博主蔚然成風,擁有了不少粉絲。
他們有的人是以假亂真的顏值派,比如這位@abbily,一眼看上去真的很難發現是男生。
也有人是劇情派,比如@多余和毛毛姐,她的“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成為年度流行梗,魔性笑聲洗腦了無數人。
這些男博主,在模仿生活場景里的女性時“比女人還懂女人的心”,做大以后,也陸續開始接到廣告。
看的多了,我開始好奇:為啥會出現越來越多扮演女性的男博主?這些博主背后,都是誰在看他們的視頻?而他們的人氣和流量,可以給品牌投放什么新的啟示嗎?
我采訪過不少女性博主,從初代網紅張大奕,到美妝博主轉向創業的張沫凡,還有知名vlogger你好竹子,但之前對男性博主關注少了些。
一研究才發現,原來男性博主的演變也很有意思,讓我們從頭開始捋一捋。
最早的男博主,也是目前歷史最悠久的,是做游戲/數碼/科技類內容,觀眾也主要為男性,我稱為男博主的1.0。
電競選手和主播是這一階段的代表性人物,去年夏天RNG戰隊奪冠時,微博熱搜仿佛變成了另一個次元?
前幾天,電競主播PDD還上了吐槽大會。
游戲區在B站也是流量最大的分區之一,UP主和觀眾以男生為主。
同時,數碼科技類博主也幾乎是男生的天下,每年蘋果發布會在現場報道的都是一些男博主,與他們互動的用戶也是男生居多。
今年靠5G視頻爆火的何同學也屬于這個賽道(何同學女粉應該也不少)。
悄然間,風向在慢慢轉變。
飯圈女孩從追星分流到追博主,衍生了一批男朋友人設的博主,同時,美妝種草的領域也開始有男生面孔出現,成為女生的男閨蜜。
從男朋友到男閨蜜,我稱為男博主的2.0,這個時期男博主的觀眾也從男性轉向了女性。
過去兩年,網紅出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這一浪潮中涌現了許多2.0階段的男博主。
豎屏的短視頻更利于展示人,于是抖音讓一批主打顏值/才藝的男博主脫穎而出,收獲許多女粉。
從費啟鳴,到摩登兄弟的主唱劉宇寧,都是在抖音上完成了最初的粉絲積累,然后轉型為演員或歌手,登上更大眾的舞臺。
粉絲應援與控評的方式和追星一模一樣,有內味兒了。
美妝博主這個領域,本該是女生的主場,這兩年卻有越來越多的男生來搶生意,他們仿佛一個溫暖的男閨蜜和你講解推薦,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今年領導了「所有女生」的李佳琦,可以算典型代表了。
另外,以大嘴博士、老爸評測為代表,則開啟了另一風格——專業可靠的成分黨測評男博主。根據飛瓜數據,他們的粉絲構成中女性也能占到2/3的比重。
@老爸評測
隨著男博主開始扮演女性,開啟了男博主的3.0時代。
為了搞清楚他們的受眾是誰,我去看了下這些博主的粉絲構成,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顏值派的粉絲男女均等,而劇情派的觀眾則明顯以女性為主。
比如說,抖音第一女裝大佬abbily,還有頂著“全網男女通用臉”的阿純,男女粉絲基本上各占50%左右,女粉絲略多一點。
來源:飛瓜數據
而劇情派陣營中,我選取了幾個代表性男博主,女粉絲的比例都超過了70%。
來源:飛瓜數據
數據來自飛瓜
不難看出,顏值派更偏向「達人」,而劇情派則是更像是「姐妹」,受到女觀眾喜愛。
再結合年齡信息,這些男博主的核心粉絲畫像就出來了——18至30歲,女性為主。隨著粉絲基數的擴大,年齡段也會再往兩側擴展。
從男博主+男觀眾,到男博主+女觀眾,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吸引女觀眾的男博主,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主流。
討論這些3.0男博主和他們背后的女觀眾,大家其實心里都有一個問號:到底都是誰在投放這類博主?
在我觀察下,發現這些男博主極具商業潛力,尤其在視頻平臺上,都頗受歡迎。
他們的視頻有劇情、反串、搞笑洞察,具備抖音流行的吸睛元素,比起垂直類內容,能收獲更多的點贊和互動,因此有更高的曝光。
同時,憑借扮演的女性角色和人設,能更強地吸引用戶關注,不少粉絲都號稱在抖音里“追連續劇”,提升了粉絲的活躍度,轉化效果也會更好。
董代表宇宙中的女性角色
所以他們也受到了許多金主爸爸的好評……據來自她經濟研究所的投放專家透露,這類賬號的投放效果大多不錯,尤其在抖音上。
有段時間相比之下,反串劇情類視頻的轉化效果可以達到垂直內容的幾倍。
在類目上來看,因為女觀眾占比大,男扮女裝的博主更受美妝、個護、零食類的快消品青睞。
打開其中兩個博主的抖音商品櫥窗,也都是零食和日用品。
再舉一例,以“全網男女通用臉”出名的阿純直接開了小號用于帶貨,采取測評的形式,美妝個護食品一網打盡。
@阿純是打假測評家
效果也是剛剛的,這個小號在種草類播主排行榜中已經排名第一,在電商達人銷量榜上也只比李佳琦低了5個排名。
來源:飛瓜數據
而通常男扮女裝的劇情類賬號都很吸粉,到了千萬級的級別以后,非常適合做跨界宣發的定位。
例如,明星/影視的宣發就會經常找到這類博主,流量有時候比明星還大。而明星對于網紅來說是一種背書,兩者合作,流量共享,資源互補。
目前來看,這種合作也已經被玩了起來,例如毛毛姐等不僅曾與多位明星同框,在最近的幾部熱門電影宣傳時也不曾缺席。
拿毛毛姐近期視頻舉例,下圖中標△的是與明星合作的幾支視頻,與湯唯、雷佳音和黃綺珊同框出鏡,點贊數據均高于同期其他內容和廣告,可見這是一種成功的模式。
總結一下:這屆男博主們,反轉劇情吸睛,適合短視頻的邏輯,尤其受美妝、個護、零食類的快消品的金主爸爸喜愛,如果靠個人特色走上劇情博主頭部,還可以和明星同框吸睛。
有趣的是,同樣是劇情類視頻,男性反串女性不斷涌現,而卻鮮少有女性扮演男性。
光是“模仿你的媽媽”,就能讓不同的博主拍出不同的花樣。
相比之下,男性的內容就顯得單調了許多。
男博主做的內容,越來越懂女人的心,男博主的受眾,從男觀眾逐漸轉向女觀眾,從各種角度都可以說明:女性往往是話題和流量的焦點。
在當下,男博主正在從各個賽道、用各種方式來吸引和取悅女觀眾:塑造關心女性的暖男人設,用男性思維來研究女性喜歡的東西,還有扮演女性。
為什么博主們都開始爭奪女觀眾了?因為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討論和分享,同時也愛買買買,這對于博主的漲粉、出圈和廣告收入都是更有幫助的。
自從王思聰抽獎113人,抽出了112個女用戶,大部分男性賬號都被“反水軍”邏輯給篩掉之后,女性是互聯網活躍用戶(更容易產生點贊和評論等互動行為)的事實越來越被大家充分認識。
同時,和女性相關的內容,也更具備話題性,然而,這里面也可能隱藏著大眾對女性的諸多刻板印象,類似“女人就是事多”。
令人欣慰的是,這屆男博主讓我們看到了男性對于女性的理解和關心。
男女之間注定要對立嗎?
在少數“鋼鐵直男”的襯托下,體貼、懂女生、具有同理心的男博主顯得更加珍貴。對女生而言,成為獨立女性的確是一些人的目標,但這也不意味著她們不想做一個被理解、被關心的女生。
當男性開始嘗試穿女裝、扮演女性,就打破了中間的壁,形成某種接觸,消除刻板印象。
扮演女性的男博主,他們的妝發也許沒有那么精致,甚至還有一絲可愛的拙劣,但吸引我們的,其實是他們對于生活中女性的詮釋,是那些男性眼中有血有肉、生動可愛的女性故事,女裝的噱頭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
我大膽預測,在未來社會,性別的概念會逐漸模糊。
早在70年代,就有心理學家指出——一個更協調的人,可以有效地結合男性化和女性化兩種特征,他們比極度男性化/女性化的人更快樂,心理調試能力更強。隨后的研究還表明,雙性特征的人更容易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
假如一個人可以既深沉又敏銳,或者又仗義又體貼,誰會不喜歡呢?多余和毛毛姐、葉公子……這屆博主很多都是這樣的例子。
我期待著,女裝的男博主們,可以促進男人和女人之間漸漸求同存異,未來男女之間可以更加平等對話,共享同一片天空。
成都廣告公司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