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見過許多用戶運營在做活動時僅僅只是考慮活動怎么做、活動形式如何、活動預算多少、能否完成KPI等,而鮮有關注活動是否是用戶喜歡的、活動頻率是否過高了、活動環節標準轉化情況、如何降低活動預算等這些更細致和專注活動的思維。
雖然活動目的是在短期內提高單個產品數值,但更有效益地把數值提高,獲取更多符合產品定位的活用戶不是更好嗎?如果僅僅拉新用戶,只是拉新,那買來一群死的用戶有何用?
一、活動定位
如今不是比誰的用戶數據更好更漂亮的時代了,而是要考核具體的用戶凈效益。
舉例:
以大轉盤為活動形式,主要活動獎品是純紅包,從1元、3元、5元、10元、20元為獎品,發放方式是關注公眾號發送序列號兌獎,添加客服紅包助手領取紅包。
在這樣的一個邏輯下,獲取的用戶對于一家翻譯公司有任何用處嗎?一群只想獲取紅包用戶會關注你的產品嗎?
所以,本身這個活動就犯了活動第一個問題。
定位,定位不單單定位活動主題、活動方向、更是定位活動人群、活動目的。
一個線上翻譯做活動,定位活動主題必然要與翻譯或產品本身相關(XX翻譯節),定位活動方向要必然要定位于對于未來發展的用戶教育及活動影響(針對xx翻譯產品在翻譯領域進行的傳播性活動)。
定位活動人群其實對于活動來說非常重要,這會影響到獎品的篩選。
翻譯產品理應針對需要翻譯的用戶,需要翻譯的用戶會存在于什么地方?學校、外企?
如果是學校那么獎品應該是簡歷翻譯、論文翻譯等,如果是針對企業的獎品就是合同翻譯、陪同翻譯、法律文件翻譯等。
定位目的其實相對較簡單,主要是定位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拉新還是促活,還是品牌宣傳。
而本次翻譯大轉盤的活動,從定位開始就出現了偏差,紅包的定制群體是需要翻譯群體的可能性不高,所以這次的活動在定位上發生了一定偏頗。
在活動中,定位是策劃的第一步,是執行的方向,所以對于一個活動而言,第一點活動定位是必須要進行詳細規劃及準確定位的。
定位主要是以產品、上級指示、市場做為定位依據,如產品為翻譯產品,人員則是需要翻譯的人員,就可以分析市場及用戶需求。而根據上級指示得到的無論是拉新、促活,都會根據之前的產品及市場做為定位依據,進行計劃及活動的安排與策劃。
二、分析活動數據
對于許多從事用戶運營的朋友,基本在對產品進行活動運營" target="_blank"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color: rgb(26, 188, 156);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transition: all 0.3s ease-out 0s;">活動運營時都會去分析數據,也都會去分析之前的活動數據與渠道數據,同時也會針對產品、用戶進行定位。
但用戶運營在活動運營過程中,真的是這樣做的嗎?
活動運營過程中,所分析的活動數據對于運營人員來說,起到了指導運營方向、渠道數據、活動市場數據等關鍵作用,而這些活動的運營數據往往更是容易被忽略的。
在運營活動過程中,分析活動數據時多數都是簡單看看之前活動的數據、渠道的數據,然后就開始做,甚至有的運營人員連數據都不看就開始進行活動策劃和活動執行。
但是,其實許多人都不知道活動數據分為4大類數據,在進行活動前會針對活動的往期活動數據、往期渠道數據、往期轉化數據、現有轉化數據進行分析及對比。
往期活動數據主要提取和應用的數據是活動期間流量、活動期間用戶下載、活動期間落地頁類型、活動期間用戶類型;
往期渠道數據主要提取的數據是各個渠道的曝光數、點擊數、頁面到達率;
往期轉化數據主要提取的是各環節的轉化如何,廣告到頁面,瀏覽到注冊,注冊到參與活動等做一個整體轉化數據;
現有轉化數據主要來自于活動的預熱后得到的效果的分析,整體的分析數據與往期轉化數據提取數據相同。
而這4大類數據的主要分析方式都近乎相同,如以1個活動案例表進行數據分析的演示,即可發現分析簡單的活動數據并沒有多難。
像往期渠道數據、往期轉化數據、現有轉化數據都是如上表中的分析方式一樣,都是在以完成現有的目標為前提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原有數據為分析目標。
此4類數據的分析與活動完畢后的活動復盤數據分析不同之處在于,一個專注于直接提高,一個專注于活動失敗后的原因、數據的記錄與改進。
三、活動如何策劃
當確定了活動策劃的運營定位及數據分析后,就要對應地把活動落到實際的策劃過程中。
對于活動而言,策劃過程是極其重要的。在活動策劃中,可以通過數據及定位對策劃的活動進行統一的分析及選擇。同時,在策劃案中體現出具體的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規則、活動人員、活動安排及活動預算及風險。
而策劃案中這些影響的相關內容,會影響到活動在執行過程中的最終效果及執行方向。所以對于活動而言,重要的活動策劃正如一盞明燈指引運營人員執行。
在策劃活動當中,主要的策劃對象及內容為活動形式、活動獎品、活動流程,其中活動形式多為以定位和數據分析后所得出的最終活動方式。
就像最早在做趕特價項目時進行的活動,通過大轉盤或投票的方式進行活動,就是一個特價平臺,人群定位是于愛占便宜的消費人群。基于人群情況分析出用戶肯定會玩的活動方式有大轉盤、投票、開寶箱等,通過這種想法確定了具體的當時的活動方式。
同樣,在策劃過程中為提高用戶量及滿足產品、用戶定位,對于獎品方面就要以吸引目標群體+提高用戶量級為選定標準。
根據當時項目的數據分析得出,網站中60%的用戶基本都是購買便宜和電子商品,當時得出以3臺Iphone為第一獎品,后面以直營品牌及其他優惠券為獎品。在此基礎上,一等獎設立對應的現金獎勵。
這種設置方式是讓用戶在第一次參與有積極的參與度,同時通過第一獎品持續刺激用戶進行參與。
而整個活動,必須要求簡單快捷,所以整個的活動流程如下:
瀏覽>參加>注冊>領獎
整體流程以簡潔為主,以讓用戶先參與活動為根本的情況下,誘導用戶進行注冊和領取獎勵。這么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每個人都不希望已經是自己的東西在流失,利用用戶的這種心理進行活動策劃。
在整個活動形式和活動流程等都確定后,最重要的就是與技術、產品部進行頁面的設計、開發。同時還需要運營人員給到產品人員需要的功能配置單,畫出具體的活動流程或給出具體的Word文檔,詳細描述出在用戶參與活動時的獎品概率、開發所需要開發的功能(例如上面需要用戶先參與活動,則就需要先限制單個IP的活動參與,同時還需要緩存到用戶注冊后進行領獎)。
所以,在整個活動策劃當中,不單單只需要考慮策劃的活動形式,同樣還需要觀察目前的活動主題如何定、活動流程如何設計、活動開發功能文檔等,而這些在活動策劃過程都是極其需要的。
在活動策劃中,還需要分析和預估具體的效果展現及活動預算。在未來活動策劃后,需要配置的渠道數據及渠道情況的配置,都會最終體現在活動策劃案中。
所以,整體活動策劃內容,我會在活動之后,再撰寫單獨的一篇文章進行詳細的闡述。因為整體的活動策劃的構思及思考,并不適合于站在用戶運營的角度敘述,因為會涉及運營的方方面面。
四、成功的活動如何配置渠道
一個活動的成功除了與定位、數據、策劃有關,更是對于在活動期間在使用的渠道有關系。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一種這樣的感覺,當在進行活動策劃時最難的就是不知道選什么渠道,如果沒有錢,不知道那些渠道可以推廣;如果有錢,則不知道用哪些渠道。
而思考使用哪些渠道的過程,就是在研究如何為活動配置渠道,配置渠道的方式與方法最終會影響整個活動的成功與否。
研究活動渠道
研究了天貓雙11及其他APP小活動(周年慶、大轉盤等之類的活動),你會發現所有的活動在配置渠道過程當中多數是以廣告+商務為基礎,在以媒體進行曝光或者宣傳。
就像天貓雙11在活動時,針對全網進行了所有的廣告投放(網盟、DSP、瀏覽器及劫持彈窗等),映客與天貓達成商務合作,新聞+自媒體進行預熱、曝光、話題突出。
而通過研究一些小APP,會發現他們的活動配置的渠道多為單項或多項的廣告投放+小的商務合作。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成功活動所配置的渠道商務+廣告是密不可分的,那在廣大的渠道當中如何選出自己心意的渠道?
分析渠道適度情況
目前,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去掉商務渠道(戰略合作、流量合作、上游合作、下游合作外),整個互聯網行業留存的渠道主要分為免費渠道與付費渠道。
免費渠道主打的渠道有社交渠道,如陌陌、QQ、微信、社群、知乎等垂直社區及運營手段(EDM、SMO、SEO等);付費渠道目前主流和大眾所知的有百度競價、廣點通廣告。
應該如何分析?
1)根據活動人群進行渠道適配分析
渠道分為垂直和非垂直及用戶篩選及非篩選,如果你的活動人群為金融或者互聯網行業人群,年齡在25-35歲,那么在投放廣告時最好投放的廣告平臺就是DSP平臺與領域垂直行業。
原因:DSP可以通過用戶大數據篩選進行精準投放,垂直金融行業門戶或平臺用戶本身就比較精準。
2)根據預算及轉化情況確定渠道
分析出渠道后,需要根據渠道的轉化用戶數據及企業預算做出割舍或者投放重要性劃分,而并非是全部投放。
確定了這些活動是否適合某些渠道后,就需要針對所有的渠道進行最終的優化及準備。因為不同的渠道,所需要準備的圖片或文字的內容不同,同時也需要在活動廣告投放前或預熱投放時優化渠道的轉化情況,降低消費,提高轉化率。
如百度競價進行投放前,需要根據產品把關鍵詞進行部署。把關鍵詞分成長尾關鍵詞、活動關鍵詞、競品關鍵詞、行業關鍵詞等,同時針對不同單元關鍵詞準備不同的創意與標題。
如果你的活動想要成功且花費較小,渠道的精細化運營及分析,渠道及其他運營手段也少不了。但運營最終是要落到人身上的,如果渠道只有一個人管理,可能最多只能管理兩個渠道,而無暇分身精準管理其他渠道也會導致渠道出現問題。
渠道做為活動運營第四點,對于活動起到宣傳、推廣、拉新的作用,同時也是一個活動起點,對于一個活動是否會成功影響甚大。在決定推廣渠道后,也會進行活動接下來的預熱,而預熱會很好地測試渠道和提高活動的成功率。
五、活動預熱
許多人之前都曾問我,活動如何自主掌握,自主控制活動的成功率,可以提升活動成功率的關鍵在于“預熱”。
我在之前已經寫了關于活動8點中的定位、數據、策劃、渠道,這4點主要是針對活動方向、活動形式、活動宣傳如何選擇及運營。雖然可以提高運營活動的成功率,但依舊未能完全和精準的提高活動成功率。
而如果想提高活動的成功率,需要以活動預熱為出發點,為何這么說?
許多人認為預熱只是簡單通知用戶近期有活動,其實不然。預熱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內測預熱,第二類是開放預熱,這兩種預熱有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內測預熱
內測預熱,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活動進行內部用戶測試,通過種子用戶群或員工用戶群、核心用戶群進行測試。
一般內測首先是行由運營進行測試,測試流程及規則等問題。如無問題會提供給種子或核心、員工進行測試。
在測試過程中分析出參與活動的流程問題,參與活動、領取獎勵、下單購買的轉化率。
如活動的目的是提高用戶注冊,則需要進行內測預熱的是各個活動渠道,每個渠道單獨投放1-3天進行數據測試,分析單個數據當中所帶來的注冊轉化率,同時分析如何提高轉化率來完成數據指標。
開放預熱
開放預熱與內測預熱不同的地方是,開始針對活動進行大范圍的宣傳,以之前在內測預熱當中使用的方式及方法在開放預熱中進行批量運營及素材投放,快速及批量獲取用戶。
同時,在開放預熱當中,需要根據渠道的使用時間進行素材變換。如廣點通,最好是每天都要變一下素材來進行渠道測試,一般都會在內測預熱階段素材結果出來后,進行批量相關素材制作。
一般在開放預熱過程當中,運營最需要關注用戶是否會根據你之前的內測預熱進行行為。因為有時內測中效果極好,開放預熱中同比會下降或者差;而這個時候需要針對性進行運營合作或是增加渠道來提高活動的成功率。
一般的活動都會有預熱,預熱也并非很簡單。尤其在內測預熱當中,需要針對各個活動流程當中的轉化和流失進行測試,同時也需要針對性的進行優化。因為活動如果想在渠道當中性價比最高,內測預熱就是提高性價比的必備流程,可以針對性的優化提高轉化率,降低投放費用。
活動預熱為用戶運營之中的活動第5點運營成功要素,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活動成功率的朋友,可以通過預熱的方式進行提升。
六、活動優化
當一個活動經歷了定位、策劃、渠道、數據、預熱之后,那整個活動基本都處于活動執行完畢的狀態,如果我們想更多地去提高活動的成功率,該怎么辦呢?
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對活動進行“優化”,主要是通過針對渠道、策劃、預熱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同時以達到優化峰值為最終目標。
但優化卻是很多運營人在做活動過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比如大都數運營人會出現以下2種情況:
有時候做很多優化的工作,卻不知是不是優化。
一個優化的工作都沒有做,卻還是認為自己把活動做到了極致,其實并不是如此。
什么是優化?
優化是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的運營工作。
如我在做分享課件時,將課件制作、圖片和顏色配置完畢,其實到這里大家覺得已經是制作完畢了。但是我還會把可以精簡的文字再去精簡,把可以不需要的頁面刪除等,這個過程就是進一步的優化。
對于活動而言,優化是無處不在的,通過一篇文章也很難去講解。之前在講渠道和預熱時都有拿出案例來講解,就像渠道的人群選擇,關鍵詞的投放同樣也屬于優化,像預熱的內測,預熱本身也是優化數據的一種。
所以優化具體該怎么做?
但我更想說的,無非就是運營的極致思維、精細化思維、數據化思維,而這些思維對于運營更是不用多說。
七、活動執行
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每個活動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執行力。執行力對于運營人員也是必備的技能,現在企業對于人員的執行能力及執行運營要求會越來越高,同時也越來越重要。因為企業及運營人員需要以執行來進行運作,同一件事給一個高效的人只需要60分鐘,而給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需要480分鐘。
所以,運營人員進行活動運營時,在活動策劃之后進行落實,無論是建立活動的執行表還是活動的精細化運營,其實都是為了幫助及指導活動更好地執行。
活動的執行主要為成3個方面:
執行效率
執行細節
執行態度
執行效率的高與低會直接影響活動的準備速度、資源數量、協調速度,執行細節及執行態度主要是影響活動在執行過程中數據的記錄、數據的分析、資源的調控及執行活動的核心態度。
一般活動策劃過程中都會準備執行案,而建立活動執行案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所有活動協調及執行者的效率。像諸如此類的執行方案,主要就是為了指導各個活動相應人員進行高效執行。
而可笑的是,有一些運營竟然都不知道執行方案是什么,具體怎么做;有的甚至是做了執行方案都不按照執行,那么這樣有什么執行效率可言呢?
對于在執行效率當中的執行細節與態度本身也是提高效率的一方面,做為一名運營執行者,執行中的各項細節都需要關注且分析到。而不是當活動數據在前一天晚上有波動,三天后發現問題時再去分析,應是在發生波動時就分析波動情況并提出建議。
在活動當中本身就會有許多偶然性,一個活動的成功雖然不一定是執行效率或者態度的問題,但是一個活動的成功必然與執行效率、態度是分不開。
對于執行態度,有些人當做是任務,有些人當做只是工作,有些人只是應付。在執行中,你所擔任的角色與態度將會直接影響你的發展。
你認為是應付,那么你的工作一定都是在各種應付且對職業迷茫。
你認為是任務,那么你的工作各項事情都會完成得很好,且對職業有著充分的理解。
八、活動總結
前面的7個點會最大機率提高活動的成功率,但當活動執行失敗了呢?做為運營人怎么辦呢?
這時需要一個針對活動的匯總數據及內容,對整場活動的優秀處、問題處及數據進行展示。而這種展示就叫做活動總結(復盤),活動總結對于活動的的意義在于總結本次活動的數據、策劃、形式、流程、成與敗,同時也將整場活動當中碰到問題一一進行分析,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其實大家都知道活動復盤怎么做,同時也知道活動在復盤當中具體的做法。所以今天主要說一下活動為什么(真的需要)復盤,其實上面也已經說過了為什么會需要復盤。因為主要是為了之后的活動進行準備和改善,但具體怎么改善呢?
假設案例
例如:現在A活動中,因為活動問題,導致活動某個周期內單個注冊環節降低10%的注冊?(不考慮實際意義)
這種情況怎么解決?問題是來自流程問題?還是因為協調問題?還是因為獎品問題?應該怎么去分析?
在面臨這個問題時,更應該要分析活動流程。如果活動流程銜接很好;那次要分析注冊頁面在針對活動時的體驗問題,同時還需要分析在具體時間內產生的變動問題;如果未有問題,就要分析推廣渠道及運營的變化。
問題需要分析很多,同樣很多的點也有很多。
至于活動做不做復盤,我的建議是要做復盤。至少,你可以將本次活動中很多的經驗及問題分析出來,無論是對于下次活動還是自身的發展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作者:林花咪
來源:林花咪
大家在做活動策劃方案的過程中,都會用到一些活動運營工具,比如投票工具、抽獎工具等,我們紅星成都活動公司(歡迎收藏本站www.hfesports.com/)提供了大量的投票模板和抽獎模板,針對每一種應用場景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歡迎大家免費使用!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