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營銷熱
最近幾年,全國各個省市的文化和旅游局為了能夠以更好的形象歡迎世界各地的游客,紛紛開始了更換 Logo 的行動。就在前幾天,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他們的新版 Logo。
以“水韻江蘇”為主題,這次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新版 Logo 的這股柔美勁兒簡直就是要溢出屏幕。第一眼看到這 Logo ,相信不少人都會被這大大的“蘇”字所吸引,然后搭配這清新的配色,就會讓人浮想聯翩。不過咱對于這款 logo 設計理念的思考可以先打住,因為官方已經把答案告訴咱了,而且這次新版 Logo 所蘊含的內容,還真有點超綱了。
來源:標志情報局
首先在設計之初,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的“brief”就很明確:Logo 要大!(不是)新版 Logo 要將專業與大眾審美相結合,同時還要彰顯地域特色、文化傳承以及行業特征,與“水韻江蘇 有你會更美”的口號協調呈現,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的感動和旅游的沖動,吸引更多境內外游客到江蘇感受美的風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美的發現。總之,一個字,美!(這是我瞎說的)雖然這一系列要求,好像還挺難的,不過從結果上來看,這個“brief”完成的,還挺牛。
在為大家詳細地介紹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新 Logo 之前,不得不說,官方這答案給的,超乎想象的全面,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精彩江蘇”公眾號了解一波。
如果我們把上面的“brief”拆分來看的話,首要的就是把美和地域特色結合,這也是新版 Logo 之所以能夠吸引我們的原因。雖然第一眼看上去,這是一個江蘇的“蘇”字變形,但是巧妙之處在于,你把它想象成“家”的樣子,是不是也非常像呢?除此之外,這個 Logo 跟“水”字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其實這次的新 Logo 整了一出三字合一,以江蘇為主體,用“家”來讓游客們感受賓至如歸的體驗,用“水”來概括江蘇這片土地上的江河湖海,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一個字,秀。
而在這么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 Logo 背后,是曾獲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的當代藝術家、設計師馬聰團隊數十次的嘗試才創造出來的。除了 Logo 的主體“蘇”字,下方有序排列的“水韻江蘇 有你會更美”則賦予了“蘇”字更文雅的氣質,也讓 Logo 得以更完整,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水韻江蘇”這四個字的書寫者——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在印章和書法的結合之下,這四個字為整體的 Logo 增添了一種獨特的魅力。
除了在字體的設計上,新 Logo 的色彩搭配同樣有深意。在“簡約、開放、包容”的主基調之下,設計團隊需要把江蘇的地域特點和行業發展結合到一起。如今各個省市都在實踐著“兩山理論”,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才是創建一切的基礎,這也為設計團隊在配色上的思路奠定了基礎。如果你對北宋王希孟筆下的《千里江山圖》有印象的話,相信你能很快發現新 Logo 和這幅作品的相似之處。
新 Logo “蘇”字所填充的顏色,正是《千里江山圖》中山的顏色,這種優美的藍綠色代表著大自然,也與現在的“兩山理論”相契合,說它是能代表文化和旅游的顏色,在我看來都不足為過。
在設計團隊的努力之下,我們不僅收獲了一個養眼的 Logo ,還收獲了一大波讓人忍不住想剁手的周邊。在新 logo 的加持之下,平時再簡單不過的單品也有了特殊的意義,我錢都準備好了,就是不知道去哪里買了。
網友也對新 Logo 的設計給出了肯定,有一說一,看來大家還都是沖著周邊去的。
那么最后,對于這次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新版 Logo ,你覺得怎么樣呢?
成都廣告公司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營銷熱(ID: informers)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