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為了更深入了解轉型中的營銷廣告業,成都廣告公司于 2019 年在原創內容板塊著重發力,全新上線「探店」專欄,該欄目將會從尋訪各家代理商開始(陸續延伸),盡可能展現行業生態全貌。在分享各家所長與之共勉的同時,亦可促進業內對其公司的了解,從而為行業創新合作,挖掘更多可能。
Interview_Choco & Ashley
Words_Choco
“i2mago 原象最大的財富,是超過 500 位數字營銷設計的熱愛者”。
當我們一般將營銷從業人稱為廣告人、創意人、或是品牌營銷人時,在原象,他們則將其稱為“數字營銷設計的熱愛者”,細想起來似乎頗有趣。在這樣的定義背后,將數字營銷與設計并列而稱,原象如何定位公司在行業中的角色和作用?
抱著好奇,我們探訪了位于廣州國際媒體港的 i2mago 原象 —— 這家常年位居成都廣告公司指數 (D.INDEX) 廣東地區第一的代理商公司,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
似乎做營銷做廣告的人身上,總有些驚喜的反差。i2mago 原象的兩位創始人為理工科出身,工科背景的首席執行官馬耀 (York Ma),和碼農出身的副總經理賴棟(Daniel Lai)。
在極強的左腦思維下,有意思的是,碼農 Daniel 還是一位文青,曾經創作過一份報紙,也寫過網絡小說。而 CEO 馬耀曾是一名機械設計師,轉而在研究生階段因興趣報考了應用社會學。
“我們同樣對美對創意的熱愛很強”,剛好因左腦擅長,右腦熱愛之下,于是就有了原象。
為何取名“原象”?要從兩位創始人都很喜歡的一本書說起。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列維-布留爾(Lvy-Bruhl,Lucien) 有一本社會學著作《原始思維》。“原始思維”一書研究的是澳大利亞土著部落至今存有的“部落文化”,在部落文化中,在部落群體中有一種集體崇拜的現象,體現著部落的集體價值觀,作者稱之為“集體表象”。
York 告訴我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因為原象的兩位創始人是互聯網出身,書中提到的部落文化跟互聯網文化有一脈相通之處 —— 強調平等。在部落文化中,人與人之間,每個家庭之間都是平等一致的。即便是酋長,同樣耕田打獵,打獵回來給大家分享。而當部落需要集體精神領袖的時候,這時酋長需管理整個部落,他就成為了部落的精神來源,即酋長存在的意義。
最后“原象”的命名取自“原始思維,集體表象”,意味著,在原象同樣強調各自相對獨立,又相對依賴的一種部落型文化。i2mago 取自 imago,2 作為 i 的平方,表示互聯網 Internet 和信息 Information 兩重意思,也指代網絡世界中人與人平等的交互。其中英文的 Logo 寫法上有個細節,i2mago 原象或全小寫,或全大寫,這是創始人想把“原象”平等和開放的心態貫徹下去,以小見大公司的理念和文化。
為什么稱原象的員工是“數字營銷設計的熱愛者”?自詡是一名商業設計師的 York 笑說,這個問題很有趣。
這里的設計指廣義的設計,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設計本身是很大的命題,它的思維方式很完整,與其它領域的關聯點很強。原象的底層邏輯是賣商業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是面對商業問題,用現有資源提供最簡單有用的方法,這個過程稱之為“商業設計”,主要的思維模型是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思維。
2006 年成立的原象,至今在廣州和北京均設立了辦公室,公司超過 500 位員工,13 年來服務超過 110 個品牌,成為寶潔,強生、脈動、雀巢、百事食品、維達、綠箭、嘉士伯、美贊臣,益力等品牌的長期合作伙伴。
目前原象的構成可以說是“三合一”,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和電商運營公司。主力生產團隊包括創意設計部門,策略部、業務部、運營部、內容營銷部、數據和技術部門、還有特設的動畫部門。除了廣告公司標配的部門之外,前年新成立的以生產社交內容為主的內容營銷部門,這兩年的業務發展也頗樂觀。
在逐步了解原象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左右腦”平衡適配的重要能力在于:既有強大且與時俱進的方法論做邏輯支撐,還有能產出具美感的創意呈現。
原象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面對品牌的商業問題,我們有一套策略解決方案,直接點說,有各種策略工具來解決商業命題。
原象最早成立時,原先做母嬰的互聯網社區,做了一年之后發現商業模式的局限性,而后剛巧寶潔有個就“網絡公關”的比稿機會,那時原象就試著為寶潔設計了一套網絡聲譽的監控和建設方案。沒想到,最后這套方案竟打敗了不少國際廣告公關公司,拿下案子從此便和廣告公關打起了交道。從 2008 年做線上的活動網站(Campaign Site),到 2009 年寶潔開始做電商,原象抓住機會和品牌一起從無到有把電商做到了現在。
從 2009 年至今,原象核心解決的是品牌在電商平臺內遇到的商業問題,就好像品牌的一位電商服務管家。目前公司服務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快消食品母嬰,大眾消費品面對的消費者多,且產品屬性大同小異。
那么最終,品牌在電商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生意既做到熱賣,并且是可持續的熱賣。 而要做到可持續的熱賣,就要做到讓消費者“熱愛”。
在兩位理工科出身的創始人看來,為了保證原象出品的解決方案極具行業競爭力,要解決商業命題,必須要構建強大的策略思維工具。
策略策劃部門(Planning Team) 是原象除了創意部門之外的第二大部門,可以自信說,原象或許是為數不多對策略部門給予極大重視和支持的本土廣告公司。
在全球行業中,國際 4A 廣告公司向來重視策略人才的投入和培養,一般會有一系列的策略工具來規范 Planner 的工作。在中國近幾年的行業轉型中,越來越多的本土公司自立門戶,在展現各家所長的創意腦洞之時,要走得長遠,他們意識到培養并招入專業策略人才的重要性。
原象對策略的重視,可能達到了國際 4A 對策略的重視程度。策略策劃部門越來越重要,特別在進行商業命題的確定后轉化成一個創意 brief,策略一定是要清晰的。
在對策略策劃的強驅動下,每年原象會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中最重要的商業問題,并聯合品牌及平臺開發出一套針對解決商業問題的工具或方法論。
目前,我們認為在電商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品牌運營的問題。
早前品牌在電商平臺開店叫做店鋪運營,如今電商平臺的官方店鋪在賣貨同時還要做品牌營銷活動,各類平臺的活動為品牌在電商平臺發揮了營銷空間,也由此原象將其升級為“品牌運營”。
在電商領域講求的是品牌、平臺、代理商三者角色之間良性的互動,根據平臺特性,原象通過合理的解決方案為品牌解決問題,最大化觸達消費者并形成購買。
在今年的阿里媽媽年度大會上,原象公布了最新的品牌運營戰略模型“品牌運營沙盤”,又稱中國市場巨鉆圖,其中的“原象巨鉆圖”模型已申請專利。在這次探店采訪中,York 特別和我們分享了這套戰略模型,相信會給業內人帶來不少啟發。
原象品牌運營戰略“品牌運營沙盤”中有兩個關鍵工具,第一個叫“品牌成長的金字塔”,從基礎增量、品牌增量、品類增量到平臺增量,它用來判斷品牌當前所處的階段,以及在這個階段品牌最重要的商業命題。
說及此,York 以寶潔為例具體闡述了品牌運營沙盤的思考邏輯。在服務寶潔的 13 年中,原象對這個大品牌有了真正形態上的認知,相當于與之共同經歷了品牌的生命成長周期(Brand Life Cycle)。品牌不同階段的商業問題,結合成長金字塔來看,分四個階段:
1、基礎增量階段 ,打造超級產品
品牌推出一款超級產品,并讓消費者喜歡上了你,在一段時間內品牌知名度迅速擴大,銷量增長。
2、品牌增量階段,推出超級新品
在受到大眾廣泛喜愛之后,品牌在繼續擴大時會面臨新的問題:消費者的需求變了。原來的18歲受眾人群變成了25歲,他們的需求變了。而現在的18歲年輕人和以前的18歲年輕人,因為時代不同消費者需求也不同。
那么品牌的問題來了,這時品牌還能繼續為他們提供滿意的產品獲得喜愛嗎?這時品牌就要推出新品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品類增量階段,突破品類極限
到了這個階段,品牌已經成為品類的領導者或是 Top 商家,就會碰到品類的天花板。這時需要做的是品類突破,你的支撐就在于你要擴展品類。比如原本專注做護膚品類的品牌,現在要拓展彩妝線了。
4、平臺增量,擁有可持續生命力
在突破品類成長之后,這時品牌就會擁有可持續生命力了。就品牌來說在跨越品類的基礎上,都能應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原象巨鉆圖”中有三種通路,分別是大眾媒體的線下零售通路(Push Model)、電商媒體的電商通路(Push & Pull Model ),以及社交媒體的社交通路(Pull Model),三條管道中電商通路能夠鏈接其它通路。York 坦言,一般公司里這三大部門互不聯系,協同很難,而有了這個地圖,就能更好幫助品牌實現相關協同。
在品牌運營沙盤中可看到(見下圖),在大眾人群、品類人群、圈層人群的三大場域下,從消費者認知(Awareness)、興趣(Interest)、購買(Purchase) 以及忠誠(Loyalty )四項要素分別對應的是影響力、共鳴力、轉化力和口碑力。
“凈推薦值 NPS”(Net Promoter Score? ),由貝恩咨詢公司的 Fred Reichheld 于 2003 年提出,
是一種計量某個客戶將會向其他人推薦某個產品或品牌可能性的指數。
新零售環境下,有了大數據的支持和鏈路的打通,品牌運營即等同于“消費者運營”。
這時,品牌營銷的核心轉向了對消費者口碑和忠誠度的關注。因此在原象“品牌運營沙盤” 中,則將“凈推薦值 NPS”(Net Promoter Score?) 作為針對品牌運營效果的預測、價值評估和內部考核方面的關鍵指標。
從品牌運營沙盤中可見,原象提出的“消費者運營”即是維護好品牌和消費者的良性關系,在每一步的推進過程中,從社交渠道和用戶交互導流,助力品效整合活動,把用戶吸引進來后,能夠有興趣停留并了解,成為品牌的忠粉再推薦新的用戶。從認知到推薦,以消費者為中心,將其循環引入。
在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時代下,市場復雜度在增加,消費者行為亦愈發多變,整個消費者決策鏈不是線性的過程,是跨越不同營銷平臺、不同設備終端,和不同時間節點的一個網狀復雜結構。而社交+電商,無疑是目前品牌在線上推廣的重要發力點。
在電商領域需要更多講究生意上的策略,并且所用到的創意和相應的內容是能夠直接轉化為銷量的。這是電商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 能體現創意是否直接有效,檢測這一次營銷行為有沒有效。
林偉軍,人稱軍爺,2017 年加入原象。作為 i2mago 原象的創意合伙人,他帶領團隊專注在創意輸出上。130 人左右的創意團隊,被創始人 York 稱為更像是原象內部的“創意熱店”。在創意驅動下,對于電商領域的營銷專家來說,每次的創意產出能夠直接檢驗是否對賣貨有用。
盡管目前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上,賣貨這件事看似簡單粗暴,然而原象所認為的創意,不僅是傳統的輸出,也有互聯網時代下新的創意形式涌入。
“Idea to Deal”,一直以來是原象的理念。從創意到生意,或者說從一個想法到一個事實,本身一定需要面對商業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
2018 年雙11,原象在天貓平臺上為老干媽做了一場辣出波普風的營銷活動。這個從來不打廣告卻火遍全球的老干媽辣醬,為什么突然做營銷了?當時老干媽找到原象時,品牌 brief 很純粹,希望在天貓雙 11 的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剛巧天貓也找到原象,而天貓的初衷在于推動國潮,讓國民品牌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和潮流。
老干媽 × 天貓 越辣越火辣 線下投放海報
軍爺和我們分享了在接到 brief 后的解題思路:在推動國潮的背景下,作為國民品牌的老干媽,本土出身和國際知名形成了強烈的沖突感,讓老干媽代言國潮再合適不過。而要讓雙 11 的貓頭和老干媽的合作既出彩又代表國潮,那么最終的商業命題,即它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老干媽變潮?
之后的解題便圍繞“潮”展開,最終將國民老干媽定位在了“國際潮” —— 讓中國品牌升級為國際化,且毫無違和感。最后,原象讓波普藝術邂逅了老干媽,選擇波普的原因在于它已經成為世界通行的“流行藝術語言”,流行度和接受度非常高,以這樣一種意想不到卻又情理之中的玩法刷新了老干媽的整個形象。
點擊了解項目詳情:《老干媽×天貓:拿下時裝周C位的老干媽,玩起波普更不賴!》
項目上線后,老干媽以洋氣 style 驚艷了這屆年輕網民,在 2018 年雙 11 一眾品牌中脫穎而出,同時也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一片自傳播,誰都沒想到,老干媽竟然變了。剛好原象趁熱打鐵,將這些熱乎的有趣留言和搞怪評價,應用于雙 11 老干媽預售禮盒中的帆布袋設計中,沒多久便被搶購一空。
軍爺感嘆,沒想到大家對老干媽如此支持,不僅產品銷量翻幾倍,對周邊也是愛不釋手,第一波賣完之后,還追加了好幾波。盡管老干媽是一次電商平臺的營銷活動,然后品牌話題在社交媒體渠道同步引爆,繼而再導流回電商,最終話題量和銷量雙重提升 —— 品牌們最為期待的“品效合一”的理想狀態,真的是可以被實現的。
在 2019 年聚劃算歡聚日,原象為專注燕窩品牌的燕之屋在天貓平臺打造了一次整合營銷活動。采訪中 York 和軍爺為我們逐一分解電商營銷中的策略、創意和賣貨。
燕之屋面對的商業命題是什么?
眾所周知燕窩屬于中高端滋補養生食品,對照原象的品牌成長金字塔,燕之屋目前在燕窩類目已經成為了 Top 商家。盡管品牌在市場上相對成熟,然而成熟的消極面是消費人群結構的一成不變,拉新乏力。當它想實現品類突破時該怎么做?
對此燕之屋在產品更新上推出了一款入門級即食燕窩產品,定價在 30 元左右(相當于一杯星巴克的價格),希望能吸引到新的購買人群。接下來,燕之屋找到原象要解決的商業命題就是“如何讓你嘗鮮第一口”,這也是它的核心命題。
為了讓你嘗第一口,燕之屋選擇在歡聚日做一次突破。歡聚日作為聚劃算的頂級 IP,可以說很大的作用是幫助品牌實現品類突破。
原象采用的策略是掀起“宮廷燕養生親民化浪潮”,讓吃燕窩變得親民和日常。策略之后的創意以乾隆的興趣點切入,據歷史記載乾隆喜歡吃燕窩,特別是每次南巡必帶燕窩,原象就 “請” 來了宮廷燕窩死忠粉乾隆皇,由他下旨“燕窩出宮,奉旨寵你”。
回顧整個活動執行,由北京世貿天階天降一道 250 米超長又精美的圣旨開始,鋪開整個線下傳播活動。同時,為了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燕之屋在微信小程序上開張了燕窩外賣店,在相關內容承載下,更重要的是給用戶分享送券。
“燕窩出宮,奉旨寵你” 250 米超長圣旨
下一步制造“大豬蹄子”乾隆聶遠出宮事件,下江南快遞燕窩,傳遞店鋪優惠信息。最后回到天貓旗艦店,配合乾隆 “南巡送燕窩” 營銷傳播,店鋪整體同步煥新,精致的宮廷風配合口語化且大力度的促銷信息,給予消費者從完整統一的品牌信息。
“燕窩出宮,奉旨寵你” 乾隆南巡送燕窩 事件
點擊了解項目詳情:燕之屋:乾隆南巡攜燕窩出宮,奉旨寵你!
針對在天貓平臺的銷售轉化,原象做了兩個承接。一是關鍵詞的承接,向特定人群投放關鍵詞;二則是直播的承接,通過逛直播引導實現到產品內頁。然后再到后續對天貓受眾群體的運營,進行多次觸達。
當我們說電商營銷中的渠道、營銷、溝通很重要時,還有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在這次營銷活動中,原象同步為燕之屋設計了定制禮盒,其中包含臺灣設計師的限定款,并附贈優惠券,培養用戶復購的行為。最終軍爺告訴我們,活動上線不久,品牌的天貓旗艦店銷售額破千萬,表現可觀。
當品牌在電商平臺做營銷時,品牌最在意的無非就是創意之后的實際效果,即賣貨的銷量表現。對于廣告人的考驗,就是如何平衡好策略、創意、賣貨這三者。
對于營銷人的考驗,就是如何平衡好策略、創意、賣貨這三者。總結來看,原象的心得是:
1、打好策略基礎。York 坦言,作為理工科出身,他們喜歡琢磨做一件事的背后邏輯和方法論,因此會根據市場變化更新開發策略工具。這也保證了原象產出的每個 idea 背后都有清晰的策略支撐,有足夠的說服力。
2、創意是可以被管理的。合適的創意并不是天馬行空,而是有邏輯有思考能夠解決問題。我們信仰一點:所有的理論和體系不應該是限制創意,反而紀律和規則是有助于創意變得更加優秀的。
3、讓每一個行動產生全域的協同共振。孤立的行動往往是浪費,浪費是品牌成長里面最大的敵人。原象在做解決方案時,會聯合所有可用資源以及對應的一些供應商,把他們整合起來,為品牌做最簡單,最有用,最適合的方案,而不是最酷炫最浪費錢的。
廣告的核心是尋找人的洞察與交流的共鳴點,是一種對人性溫度的把握。廣告的形式和形態也許會改變,但與人性相關的溝通和激發共鳴的連接,這是永恒的。
在 i2mago 原象位于廣州媒體港的辦公室里,擺放著各種裝置和色彩涂鴉。
原象的涂鴉墻
其中,有兩幅作品讓我們印象特別深刻。在原象辦公室的正門口休閑區,佇立著一棵搶眼的“大樹”門神。走近看會發現,這棵樹的“樹葉”竟是由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組成的。
聽軍爺說這些塑料瓶是在原象 2016 年的一場 Workshop 中,由 30 多個小伙伴將 100 多個廢棄塑料瓶加工改造而成。最后,原象的員工給這棵“樹”取名 Lucy,與《超體》的女主角同名,寓意著生命與創意的來源。
走進另一處辦公室區域,走廊中掛著一副精致的長圖,用不同色塊的圖磚拼成了一副“海產市場”的熱鬧景象。
乍眼一看似曾相識,原來,這幅圖的原版是原象在 2018 年為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所做的一次公益傳播活動“宜婚娶,忌鯊戮”,呼吁大眾重視海洋環境的平衡,共同抵制鯊魚非法捕撈及魚翅走私貿易。在我國廣東的嶺南地區,婚宴消費無疑是魚翅(鯊魚鰭)消費市場的主流。最終,割鰭棄肉成為了被捕撈鯊魚的命運。
與之相關的創意產出有 TVC、H5、海報等傳播內容,在視覺呈現上,原象創意團隊特別邀請到 80 后版畫藝術家“小民老二”翟硯軍來到廣東實地取景,最終耗時 2 個多月完成了一系列版畫故事。
以海洋的色彩為基調,通過藝術的形式將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記錄下來,這種溝通方式很快能吸引到大眾注意力,也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就好像看圖說話一樣老少皆宜。此前該作品在成都廣告公司收錄的項目中被評為“每周項目精選”,也在今年收獲了不少廣告大獎。
野生救援(WildAid) 《宜婚娶,忌鯊戮》 婚宴動畫視頻
點擊了解項目詳情:宜婚娶,忌鯊戮:當環保主張遇見地域文化,看公益如何獨辟蹊徑
“你可以強烈感受到鯊魚那種“割鰭棄肉”的孤獨和殘忍,和我們真的不應該再那么去做、也可以不去這么做的意識,這是我喜歡這支片子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York 告訴我們。
在公益傳播的思路上,原象沒有走常見的煽情或勾起恐懼,而是從中國地方習俗切入,客觀揭開了習俗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故事中兩者拉扯的沖突不會引起觀者不適,反而看完后會在你心里留下剛剛好的溫度。聽說《宜婚娶,忌鯊戮》 在提案時,驕傲地一稿過,這是野生救援(WildAid) 組織想要傳遞的呼吁,也是原象希望去傳播的觀點。
在做商業作品時,代理商產出的內容需和品牌調性相一致,當拋開商業做公益作品時,代理商就有機會還原自我的發揮空間,在這些原象出品的公益背后,我們亦能感受到其自帶溫度的價值觀,簡單純粹,通人情。
“因為覺得藍色有些單一,后來就讓公司員工每人負責一塊,把版畫涂成彩色的,掛在公司墻上感覺也還不錯,” York 笑著說。
原象目前唯一的一個使命是活下去,地球會滅亡,公司始終是要“死”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抵抗它的死亡速度,讓它活得長一些。
對于這兩年被“唱衰”的廣告行業,York 保持著理性堅定的心態:廣告不會死,任何時候廣告的核心就是確定商業命題,找到策略,并且輸出 idea 執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最終解決問題。其中內核的創意思維最為珍貴,是對人性溫度的把握。人是善變的,人性的情感是不理智的,就算未來進入了 AI 時代,人與人之間鮮活的溝通是無法被取代的,這是廣告溝通的本質。
然而作為一家 500 多人公司的企業管理人,在面對公司發展戰略層面的思考和決策時,York 確是居安思危。即便有著些無奈和悲觀,背后卻是經過了異常冷靜和清晰的思考。
你們知道“熵增”嗎?York 問道。面面相覷的我們,紛紛搖頭。
物理學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個專業詞叫“熵”,化學家阿特金斯曾將“熵定律”列為“推動宇宙的四大定律”之一。熵指的是體系的混亂程度,熵增是不可逆的。按照熵增理論上說,宇宙終將滅亡。
比如一杯清水在有序狀態下,被滴入墨汁,當墨汁快速融在水中產生的無序渲染,以及逐漸變得均勻有序,這就是熵增的過程。從相對無序的狀態,變為有序的狀態,隨即又成為一潭死水,達到“最大熵”的狀態,既一種持久不變,再也不會出現可以觀察到的任何事件,已經歸于死寂。
將“熵定律”推論到企業管理中,“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對抗熵增。如果沒能有效對抗熵增,企業就會在默然中走向死亡。整個組織要抗爭的事情就是別讓它腐敗,我們希望原象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的。”
“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取決于公司管理人對于行業的決策判斷,另一方面也取決于整個公司在實際執行業務層面的質量和對人才的培養招募。
目前除了廣州,原象在北京也設立了辦公室,當我們好奇下一站是否入駐上海時,York 笑說客戶的需求最重要。服務大寶潔 12 年,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客戶平均合作期在 3 - 5 年,維護好客戶關系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贏得客戶的尊重。
原象的經驗是,贏得尊重最重要的在于能夠為客戶提供價值。第一,努力地兌現承諾,管理好服務質量,說到做到。 第二,管理客戶預期。讓客戶的目標變為現實,可以提供的才做出承諾,并且跟客戶達成共識。用 York 的話說:我們與客戶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
在文章一開始提到,“i2mago 原象最大的財富,是超過 500 位數字營銷設計的熱愛者”,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創始人本人。
深入采訪原象的四個多小時中,全程需帶著高度集中的腦細胞聽講,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 York 會拋出專業的理論給你做閱讀理解。盡管自嘲自己是理工男不怎么會說話,然而幾個小時下來,你一定會臣服于 York 縝密的思維邏輯,滔滔不絕的口才,以及博學有趣的反差萌靈魂,聽完不過癮還可以再來幾輪的那種。
正在接受采訪的林偉軍(左) 和馬耀York(右)
有什么樣的創始人,就有什么樣的員工,這句話貫徹在原象身上再貼切不過。
當我們好奇,原象希望招入怎樣的員工時?York 說,我們喜歡那些“又傻又天真”,比較純粹,真善美的人(這應該也是本人特質)。
所謂“真”,就是你的本源是什么,就是什么;“善”,是你能找到做一件事情最佳的方式;“美”,加上一些社會性的美學和相應的元素,產生一種美學的共鳴。這里面最難的是“真”,我們喜歡很真的人。真摯的、熱情的人,這是我們的其中一點。另一點,我們很相信團隊的力量,因此需要那些有強烈伙伴精神的人。
i2mago 原象 員工大合照
創始人的光熱帶領著原象這個溫暖的集體向前,當左右腦之間互通互聯,即達到感性與理性的平衡,就好像原象價值觀中給人剛剛好的分寸和溫度感。
對于接下來原象的發展,York 傾向于腳踏實地跟著市場的走向隨機應變。“目前原象正在解決電商領域的品牌運營問題,也包括新產品的運營問題。隨著公司能力和實踐的增長,之后再去解決更有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的商業問題,會隨著商業需求變化和成長。”
“左腦擅長,右腦熱愛” —— 因為這八個字,原象也在為最大的終極目標努力著。
目前在中國,在商業設計領域沒有一家非常優秀、且可持續發展,有世界影響力的公司。我們希望有一家真正做商業設計的公司,它的名字姓中國,名原象。
采訪臨近尾聲,York 笑著和我們說,“熵增”是物理學中一個無奈又悲觀色彩的定律,我們無法改變最終的結果。但是呢,人就是這么奇怪,我認命,但我不認輸,我總是很積極地面對它,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在原象辦公室望出去,能夠看到價值“幾個億”的豪華江景view
探店結束后,傍晚的廣州已經被染上了好看的彩霞。
我們站在原象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欣賞著散發光芒的落日,腦海中還在消化四個半小時的采訪內容 —— 原來有理想并付諸實踐的人,身上真的是閃著光芒的。
參考資料:
《真正的高手,都有對抗“熵增”的底層思維》
在本文評論區,
回復你最想向原象大咖們請教的一個問題,
將由原象團隊挑選兩個最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回答,
兩位幸運兒將獲贈原象神秘禮物一份,
并附兩位創始人的簽名!
關于探店:
《探店》是成都廣告公司推出一檔全新原創欄目,旨在報道廣告營銷行業中優秀公司及團隊,為讀者帶來第一手詳盡、耐讀的內容,促進行業有價值的信息交流。若有優秀素材提供或相關事宜,可聯系:editor@digitaling.com。
成都廣告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