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兔展
你的朋友圈最近被“曬”了嗎?
疫情雖然日漸穩定,但是為了降低風險,不少企業仍然還沒復工。許多網友在家呆得快要發霉,紛紛曬起了朋友圈。曬做飯、曬剪發,甚至開始曬愿望。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疫情期間在朋友圈曬得最多的3個互動內容。通過對這3個作品的拆解,兔子總結出3條刷屏規律,你也能用上!
現階段,企業想通過創意營銷刷屏真的是越來越難,上一個讓兔子印象深刻的網易噠噠H5,還是去年4月份的保護環境的公益作品。時隔10個月,網易噠噠再次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當中,這一次刷屏的,是一個名為《人生必做100件事》的作品。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這個作品的創意看起來其實并不復雜,網易噠噠只是列舉了100個人生必做的事件清單,用戶進入H5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勾選,就能生成屬于自己的“已實現清單”。
不過,就是這么簡單的H5,卻在朋友圈刷屏了。
根據網易H5的對外數據,這個作品在21號正式上線,當晚18點H5的點擊量就已經達到2300W,同名微博話題也有2400萬閱讀。
與此同時,朋友圈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清單列表。有些土豪只完成了一件,卻已經成為人生贏家,有些網友完成了一半,卻沒有房子沒有錢。
雖然作品想傳達的是,人生必做的100件事是大多數人經歷過、憧憬過、遺憾過的事。不過,看樣子大家都覺得沒錢很遺憾。
網友們有多閑?前不久還在微博上立掃帚,這才剛消停沒一會,又玩起了涂瓶子。
不知是誰發起,最近#小瓶子涂鴉大賽#在朋友圈和微博爆火。不少網友對著這28個瓶子上下其手,用各種各樣的色彩填滿瓶身。
原本只是網友間秀畫畫水平的小游戲,但是這從天而降的熱點讓不少企業嗅到了10W+的味道,各類品牌紛紛亮出了自己的設計功底,把這個小游戲變成品牌宣傳的營銷活動。
說到瓶子,最好結合的當然是飲料行業。作為國內中國飲料20強之一,農夫山泉通過精美的瓶身設計博得不少網友好感。不僅趁著新年團圓的主題,給自家各種飲料來了場全家福,還順帶推廣了一下自己的新產品,好感度MAX。
除了農夫山泉,其他品牌也沒有錯過這個免費的熱點,雖然沒有瓶子,但是喜茶的奶茶杯,麥當勞的小紙袋、大疆的無人機也可以成為涂鴉對象。
不僅是微博,#小瓶子涂鴉大賽#的戰場還延伸到了微信公眾號上。類似135編輯器等公眾號第三方編輯平臺甚至出了小瓶子涂鴉樣式模板,點擊瓶子就能填滿瓶身,讓偷懶的網友也能玩起來。
隨著復工和開學日期越來越近,為了避免感染,不少企業和學校都改為在家辦公直播學習。目前主流的直播軟件,基本以釘釘、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為主。
由于被迫在家學習,前陣子,不少學生在各大應用市場給釘釘評了個1星,逼得釘釘出來道歉求放過。道歉歸道歉,釘釘確實賺了一大票的DAU,日活過大還要緊急增設服務器來保持運行。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同樣是企業服務的騰訊云辦公全家桶(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微云)自然很是眼紅。因此,這個《我在家復工/開課的姿勢》的作品,感覺就是騰訊云辦公全家桶,為了推廣自家產品而推出。
相對于前面兩個作品,騰訊這個H5的體驗相對復雜一點,但也不是什么非常新鮮的玩法,玩過網易睡姿大比拼的網友估計都不會覺得陌生。
因為騰訊云全家桶的產品是To B企業服務類型,所以這個作品并沒有像小瓶子或者必做的100件事一樣火爆。不過H5制作的確良心,還是帶來了一定的傳播效果。
2019年,刷屏的H5屈指可數,但噩夢開局的2020年卻頻頻爆出刷屏案例,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呢?通過分析這幾個作品,兔子發現了以下幾個共通點。
細心的網友肯定觀察出來了,這3個刷屏案例最大的共通點就在于,它們全都是UGC內容。UGC的特點是,它會花掉用戶很多時間。
在以往,平均每個用戶花在一個H5上的時間,一般只有5~20秒,一些短視頻為主的內容也許能達到30秒左右。但就以小瓶子涂鴉來說,它能花費用戶將近10分鐘的時間。為什么用戶還愿意去參與?難道真的僅僅因為有意思嗎?
其實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長期宅在家中,用戶確實有更多時間可以支配,就連立掃帚這種無聊的事情都能玩得不亦樂乎,涂涂瓶子簡直是小兒科。
另一方面,最近出現有趣的營銷內容確實也很少。由于疫情導致線下客流減少,很多企業都還沒能恢復正常,就連常規的營銷活動都無法進行。就拿今年的情人節來說,朋友圈甚至沒出現一個有趣的營銷案例。
這時候,一些簡單有趣互動性高的作品,就非常容易吸引用戶注意。
人們愿意分享,是因為分享的內容可以獲得他人認同。有個專業術語叫社交貨幣,你可以理解為,用戶分享內容是為了展示自我、尋找同類。
打個比方,如果我認為自己是個幽默的人,我會在朋友圈分享段子和沙雕表情。如果我希望別人認為我專業、學識淵博,那我的朋友圈分享的內容就應該是一些專業知識。
無論是小瓶子、必做的事還是復工姿勢,都是在幫助用戶將自己的形象展示給其他人。假如我想告訴身邊的人我很富有,那我實現的事情大部分都會和金錢相關。
社交貨幣體現的另一個價值在于,用戶可以通過圍繞某個共同熱門話題營造參與感,去獲得大眾的認可。同樣是涂瓶子,涂得好看顯然會獲得更多的贊美。涂得丑,至少也能逗樂大家。最終,都是幫助用戶給自己定位,靠“物以類聚”聚攏一批人。
當民眾真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正能量永遠能帶來更多安慰。
2020年真的太難了。科比逝世、澳大利亞火災、非洲蝗災、新冠狀病毒(李文亮醫生事件、倒閉裁員潮);2020年的噩夢開局以及長期宅在家中讓廣大網民產生了不少負面情緒。
在這個節骨眼上,很多正能量的內容反倒擁有很強的感染力。例如日本傾力捐贈醫療物資,又比如人民日報的「熱干面加油」。
疫情還沒結束,大家對恢復正常生活都充滿憧憬,企業真正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同理心去思考,如何才能正確表達用戶感受。
成都廣告公司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