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的四個步驟
市場營銷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發pr稿、做廣告只是最基本的推廣,停留在營銷的淺層表面。對于初創公司來說,市場營銷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分析市場機會。如果沒有機會何談營銷?而且要去思考這個機會是否適合你,你能否把握這個機會?
第二:選擇目標市場。這個時代很難發現大而全的市場,你只能去尋找小而美的事業。比如把市場定位在風口浪尖的領域,一個別人未發現的藍海市場,或者一個藍海市場中還沒有被開拓的領域,然后快速落實。
第三:確定營銷策略。分析并確定目標市場之后,就要確定營銷策略,你的策略是什么,用怎樣的渠道觸及目標用戶群。
第四:營銷活動管理。根據營銷策略來執行營銷活動,比如怎么排期,效果測試,渠道優化等。
在市場營銷階段,最重要的部分是前面的市場分析與營銷策略,如果不經歷這些階段直接進入營銷活動,那么一定是失敗的。你都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營銷,用戶是否需要?是否真正觸達到了目標用戶?把目標市場、目標人群以及自己的產品定位好,就成功了一半,否則就是無意義的營銷,就沒有價值。營銷活動的執行可以交給有經驗的市場營銷人員,或者外包,但是前面的粉絲與定位,一定要自來。
初創團隊如何做營銷
“初創”這個詞本身,就涉及到定位問題。從投資角度而言,初創團隊應當是種子期、天使期或者之前的階段,A輪不算。不同階段的營銷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對于初創團隊來說,需要依次解決四個問題:
首先是你在做什么?根據趨勢定方向
你需要告訴自己,也告訴團隊,你是做什么的,你要吸引團隊和你一起干,并描繪一個美好藍圖,未來的市場與機會,這是一個“根據趨勢定方向”的過程。
《三體》里有一句話:升維思考,降維攻擊。在思考方向的時候,不能只圍繞二維的產品,還需要考慮你所處的時間、空間,未來的方向,競爭對手的格局等,要比對手更具體、更接地氣的方式思考。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又要去降維,不然別人很難理解你的做法,難與你互動。
你選擇的方向,是否位于風口?舉例來說,母嬰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紅海市場,最近的“二胎政策”又讓這個市場迎來更大利好,這就是一個風口。但是這樣的紅海要不要進入?可能關系到你是選擇做一名開拓者、追隨者還是攪局者。選擇母嬰這樣成熟的紅海市場,自身就是追隨者、攪局者。你可以選擇這樣的紅海市場,聚焦其中的某一塊業務;也可以選擇一個小眾人群的藍海市場,那么你就成為了“開拓者”。
第二步是為什么做?根據優勢找定位
機會原本是大家的,你來做這個事肯定有自己的優勢或原因,你需要解答“為什么這個機會是我的?”并且找到自己的定位。
找定位有一些成熟的工具可供選擇,比如SWOT分析法等,充分分析你的優勢和劣勢,還有你想到的或想不到的競爭對手。未來的跨境、跨界競爭會越來越明顯。未來的競爭是沒有邊界的,除了看得到的競爭對手外,很多其它領域的人通過做連接、做平臺,成為了你的競爭對手。
作為“追隨者”,發展壯大之后被大平臺收購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要做開拓者,要成為垂直領域的第一,就需要從競爭對手分析回歸到本身的優勢和劣勢上。你的優勢未必是優勢,而劣勢一定是劣勢;有些創業者有資源優勢,其實并不構成優勢,這個護城河的門檻太低。舉例來說,廈門有一個創業者做手環支付的項目,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公交系統的資源,這個資源是優勢嗎?未必是,第一這個資源不是全國的,很難發展壯大;第二,資源只要不是壟斷的,別人也可以復制。
優勢一定要跟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掛鉤。比如說你本人是行業里的資深人士,你的能力、經驗等,這是你的優勢。如果你并非資深,就需要有宋江那樣的領袖魅力,去吸引一些資深的合伙人。一些可擴展、可商業化的技術專利,大量的資本,也都是優勢。確定優勢之后,下一步就是把優勢盡可能放大,確定足夠的競爭力,然后根據優勢定位自己的產品和目標人群。
第三步,根據需求打磨你的產品
對于初創團隊來說,還沒到大規模宣傳的時候,如果宣傳很好而產品太爛,即便推廣有效果也會導致用戶流失。所以說產品為王,打磨好產品再開啟營銷。
做產品,絕非是我想做一個什么產品就去做,而是要有“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產品思維方式。這個產品有沒有市場?目標用戶是否喜歡?有沒產生用戶價值?用戶價值有很多種,比如給用戶帶來便利,或者說效率上的提升。以O2O行業為例,其實是縮短了線上線下的舉例,是效率的提升。你的產品有沒有幫助到線上線下兩端提升效率和效果呢?有就有市場,如果只是改良了某個渠道,就很難發展起來。
判斷用戶價值和用戶需求還有一個標準:是否高頻剛需。非高頻非剛需的產品未必不能做起來,高頻剛需的產品也未必一定能做起來,高頻剛需意味著一個巨大的紅海市場,創業者可以從市場中找到一個剛需的需求。舉兩個廈門創業項目的案例,“他趣”定位非常精準,也是高頻剛需,“他趣”從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是因為找到了一個剛需需求:一個可供用戶購物之后繼續交流的社區。還有YES電商,創始人蔡虎也在定位方面走過彎路,到底是定位電商還是社區呢?經過反復測試和產品迭代,形成基于社交底層的電商平臺。
騰訊副總裁姚曉光提出過一個觀點:“像蘑菇一樣去思考”。所謂“像蘑菇一樣去思考”,是形容一種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的機制。就是當你看到一個東西存在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著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以他的角度去體驗,蘑菇為什么發呆?為什么一動不動?當你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時候,你就真正成為你的產品的用戶。
騰訊CEO馬化騰也說過類似的觀點:三分鐘把自己變成“白癡級用戶”,這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能力。把產品經理思維扭轉成用戶思維,只有小白用戶才能夠體會到你的產品到底可不可靠,是否值得喜歡。如果成為不了小白,就偽裝成用戶的一份子,去論壇聽他們的心聲。當然這里也有一個悖論:很多偉大的產品其實不是通過用戶需求調研出來的,完全根據用戶需求開發一個產品未必正確,因為用戶很多時候不會告訴你他要什么。
第四步,根據社群選渠道
選定一部分目標受眾做推廣,哪怕是一個小眾群體,也適合做深做透。
所謂社群,就是目標用戶,只不過在社群經濟、粉絲經濟時代把目標用戶稱為社群。面向用戶選擇渠道,一是不能做大而全的群體,只能做小而美;二是要專注做社交關系的沉淀,把社交當作產品底層。
即便是工具類的產品,也需要社交關系來沉淀用戶,當然不是為了做社交而做社交,最好是你有簡單的社交功能,然后基于這個功能上再疊加你產品本身的定位。比方說360,獵豹,都屬于高頻工具類產品,但也需要社交來增加平臺黏性。阿里也在做社交,并不是因為騰訊社交強,而是基于人是社交的動物。
初創團隊如何做PR
這個“網絡推廣五環模型圖”可以給初創團隊參考,首先要有硬實力,其次要善用一些工具和戰略資源,比如通過紅包抵用券等,但最為核心的還是產品是否能留住人。
創業團隊做PR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點:
做眾籌,突出自己亮點,告訴別人你是什么樣的產品;
做信息披露,比如在A輪時透露融資信息的同時,透露一下你產品的數據、定位、面向的核心用戶群、解決的用戶痛點、未來的市場等;
做用戶評測和粉絲運營,通過用戶評測,以及與用戶進行非常緊密的溝通和有效互動,讓用戶成為朋友和忠實用戶,他們的口碑會給產品帶來N倍的增長。
對于初創團隊來說,核心還是做好產品本身。隨著團隊發展壯大,到了A輪之后再加大市場營銷的力度。
熟悉運用第三方活動工具做品牌營銷,省時省力
紅星成都活動公司(http://www.hfesports.com/)免費H5頁面制作工具,紅星成都活動公司是制作H5互動活動頁面、H5小游戲、微信活動、漲粉活動的利器,紅星成都活動公司可輕松創建微信紅包活動、抽獎活動、投票活動、抽獎紅包H5活動、紅包搖一搖、照片投票H5活動、大轉盤抽獎、活動報名、H5小游戲、裂變紅包,像制作PPT一樣制作的h5活動頁面制作工具,紅星成都活動公司助力企業自主營銷,帶你引爆朋友圈,更多營銷活動制作請登錄紅星成都活動公司官網
本文來源:游戲陀螺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