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人愛看什么樣的廣告?
答:人就不愛看廣告。
前段時間,韓國一支PS4游戲機的動畫廣告火了,就憑它不是一個正經廣告。6個人物,1個場景,1個配音,3分鐘講了一個嘎嘣脆的故事——丈夫到底能不能完美瞞住老婆在家里安一個PS4游戲機?
字幕:@看我眼神行事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在這段視頻中,我完全處于被帶節奏的劣勢地位:緊鑼密鼓的對話,讓我無暇斟酌不同角色的聲線差別,一驚一乍的回馬槍,牽動著我想要看下去的好奇心,時間加速燃燒的結局是我難以置信的嘆息:“這還能是個廣告?”
在滿臉是汗的眾人面前,PS游戲機沒有任何力道的演技贏得全場關注。我順著這個廣告,翻出了它的制作團隊——???Jangbbijju(網絡音譯為「張鼻豬」),接著便一發不可收拾地看了一堆這個團隊制作的視頻,今天就來分享一下。
張鼻豬,韓國搞笑配音博主,2016年在Youtube發布配音視頻,由此有了知名度。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給那些古早得快被人忘記的動畫片進行二次配音,在保證畫面與聲音完美同步的條件下,他把原本臺詞改換成了嘲謔惡搞的語言,與畫面違和的臺詞、連環炮式的語速讓一眾年輕人顱內高潮。
譬如,他通過一支動畫片來吐槽那些用盡辦法變成insider(指即交際能力好的人,也指圈內人士)的人們。他為畫面配上了不少類似于“不過是胳膊斷了,不要想著在學習上偷懶”的冷酷語言,一不小心就扎爛了太多嬌嫩的心。
再者,他的配音視頻通常都圍繞著一個有話題性的主題展開,像“逼自己和巨無聊的人合拍”這樣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到底困擾了多少人,怕是把我們的腳趾頭加在一起都數不過來吧。所以說,張鼻豬的走紅基本算是一個必然結果。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我的強項是能夠不分性別,尷尬地播放1至120歲之間的所有年齡段的聲音。
即使您不在乎,它也會貼在您的耳膜上。
——張鼻豬
翻制經典動畫片讓張鼻豬名聲大作,但同時也使他面臨版權爭議的問題。2017年,張鼻豬組建起自己的動畫團隊,開始發布獨立制作的搞笑作品,現為韓國MCN公司Sandbox Network旗下的內容創作團隊。
有了原創團隊的張鼻豬,不再受影視資源所限制,他憑一套發聲器官,配出了一個部隊、一家四口、一家公司……everybody甚至every萬物的聲音。(一時語塞,拽個英文)
張鼻豬團隊創作的動畫人物
其中,總是不穿衣服的這位就是張鼻豬本音擔當。
本人到底長什么樣,至今是個謎。他曾響應網友要求出了一支故弄玄虛的視頻,美名其曰揭曉張鼻豬真面目,結果還是換湯不換藥地給幾個真人配了音。欠扁的張鼻豬,總蒙著一個掀不開的蓋頭。
張鼻豬“寫實照”
也許就如他自己所說,不知道長相才能讓人們更多地關注內容,因此一系列「張鼻豬神經病配音」作品即使畫風寒磣、選題詭異、語言暴戾,卻仍贏得了大批青年的愛戴,不惜耗掉美容覺的時間,蹲在電腦椅上笑到頭禿。
“屎味的咖喱VS咖喱味的屎,你選哪個?”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至于他到底哪兒好笑?下面我們有一說一地評評。
就PS4這支廣告來看,該廣告上線后的反饋并不是一面倒的好評。
當猛男們為兄弟間那“不茍言笑的默契”狂按轉發的同時,一些熟女們表示有被冒犯到,并質問“憑什么女生就不懂游戲機”。誠然,我們在這樣的聲討中能嗅出一些合理之處,但是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要設法哄所有人都樂呵起來,怕是一個亙古未解的難題。
不同的文化、背景、身份會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一千個人眼里的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無法一一欣賞,但若剔去血肉,只論骨架,興許能從張鼻豬的搞笑中掰扯出幾個樸實無華的創作套路。
在張鼻豬的視頻里,生活往往都過于真實,真實得讓人看不到美。
字幕來源:新片場
多年不見的小姐妹突然偶遇,禮貌寒暄之余互留了聯系方式,沒想到對方還真給自己打了電話。
說熟不熟的兩人在電話里拋起了回旋鏢——你說想念,我就更加想念;既然想念,不如干脆聚聚。
就這樣,兩人話趕話地約定見面,然而雙方的真實心理卻是能不見就不見,十分精彩的找理由環節由此開始。
天天被論道的塑料姐妹,到底塑料在哪兒,這個嘰嘰喳喳的視頻完美戳中了要害。你可以隨意地把它分享給有過類似經歷的姐妹看,相信在這一大段不喘氣的語炮轟炸后,你的姐妹也會由衷地來句“qin jià(真的)”,以表共鳴。
女人心海底針,然而把扯謊打屁的這套放在男人的語境下,就是另一種風味。
字幕:新片場
三人之約,一個人分別給另外兩人打電話,問其方位,兩人紛紛采用緩兵之計——“在路上”。
一個給出了具體地址“三岔路”(英雄聯盟著名事故多發地),
一個則是身子在床上但嘴已經上了地鐵。
當然了,兄弟什么本(niao)性,打電話的人自然早就有數,是真是假,分秒畢現。怒火中燒,情緒只能靠“噴”來發泄。
語畢,舒坦躺下,“真是太好了”。
所以,誰說男人從來不玩虛的?什么叫暗度陳倉?明白了吧。
張鼻豬的視頻以暴露生活之丑為主旋律,調侃戲謔那些生活里的磕磣事,不知深淺的夸張讓他的個人風格過于鮮明。在他這,生活的顏色就是還原灰,有人喜歡這灰不啦嘰的調調,一看就上癮,抱著肚子等著笑;有人則覺得烏煙瘴氣,熏得消化不良。
現在單論內容創作的技術,我們其實不能忽視張鼻豬視頻中那些精巧的部分:真實的生活素材,瑣碎日常的深刻洞察以及解構消極事物的幽默方式。要知道,有多少身處高壓的人們就是通過調侃生活本身來苦中作樂的。
張鼻豬的系列視頻作為網生內容迅速出圈,以清奇的腦回路迎合了互聯網網民的口味,越是無法預判的東西,就越有吸引力。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張鼻豬視頻里的廣告植入也越來越多,不免有人會產生“這是廣告”的拒絕心理。對此,他出過一支反廣告植入的植入廣告,里面虛晃的假動作,讓我多次懷疑自己的廣告雷達。
下面快速介紹一下:
主人公小哥和朋友約好吃飯,然而朋友穿戴隆重正式,不免讓他心有疑慮:“莫非這次碰面也是廣告植入?”
朋友聚精會神地用力吃面,他猜想有可能是拉面廣告。
陽光正好,朋友卻突然口渴暢飲,或許是飲料廣告?
場地莫名其妙突然切換,換了一身新行頭的朋友,讓小哥的驚恐程度加倍升級。
在一個懼怕看到廣告植入的人眼里,接下來的每一幀都可能是廣告。譬如,朋友穿戴的是比風還輕的跑鞋、穿上就有粉嫩股溝的內褲和可以抵御99%輻射的眼鏡;
上面這些如果也都不是廣告,那么即將出現的特寫鏡頭,就一定要警惕防備。
露出一顆頭,既可能是給發蠟做廣告,
也可能是在為刮胡刀代言。
既然這樣,糊住臉總行了吧!
別忘了,肚子可以為益生菌應援,健康腸道,呀比~
我看到這里已經服了,并開始預判視頻即將到達尾聲——移動的人體廣告終于被整體打碼,這個視頻沒有廣告植入。
防不勝防的是,我們的打碼演員從容地摘下面部馬賽克,突然開始走情緒、上價值,大喊內容創作者的心酸與不易,
真真正正的產品囂張露出,視頻結束。
以上字幕來源:b站up主 拉布不拉多
廣告就廣告吧,張鼻豬的腦回路,我收藏了,并得出一結論:“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套,他太會了。
Meme是千禧一代的重要語言,通過挪用并二次創作電視節目、電影等內容作品的人物、名場面,從而產生新的娛樂內容進行傳播。在張鼻豬的內容中,有大量娛樂性的Meme元素。
簡單舉幾個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串臺的快樂。
來源:新片場
坐地鐵,如果旁邊有人一直對著自己笑,別懷疑,有可能就是得了狂笑癥的亞瑟。
若是最近有人提到別墅,你會不會下意識地就想到:或許別墅的地下室里,住著自己不認識的人?
樓上蹦迪正閃耀的燈球,可能全靠地下有人瘋狂捶墻。
字幕來源:@瞎翻一氣字幕組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去年大熱的電影《小丑》和今年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寄生蟲》,都被張鼻豬拿出來耍,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自然會忍不住想要露出內行人才懂的邪笑——“你懂的,都是自己人”。
再來品品一些動漫嘉賓來串場子的——
妹子變光頭,俺才不是一拳超人
光頭戴草帽,俺不當海賊王的男人
25年后,妹妹歸來到底變成了誰?
以上截圖均來自張鼻豬為宋智孝新電影《入侵者》的宣傳而制作的一支廣告視頻,主題是“原以為失蹤的妹妹,時隔25年又回來了!”
字幕來源:@瞎翻一氣字幕組
想靠內容發家致富的重中之重,就是學會與大眾零代溝交流。什么樣的內容大家愿意買單?這里沒有標準答案,渾水要自己去趟。
人們只喜歡看內容,討厭看廣告,然而不摻廣告的娛樂內容,基本無法生存。因此,商業變現是一直困擾內容創作者的現實問題。
流量時代下,內容形式的迭代速度越來越快,這也就反向要求了內容創作者不斷再創新高的能力,有人會覺得是強人所難,有人倒是修煉了功力。喜歡搞“神經病內容”的張鼻豬屬于后者,下面火速介紹張鼻豬的套娃式植入廣告:
夢見社長得了乳腺癌,安基玉(音譯,是張鼻豬原創的動畫人物)嚇死了,手撕社長襯衫,于是驚現新壽保險logo形狀的胸毛。
字幕來源:b站up主 小張的日記本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安基玉穿著媽媽做的羽絨服被同事嘲笑,但親述背后的故事后,大家紛表同情,于是送了他一件“穿上以后可以把手伸進褲子口袋里”的新羽絨服。
字幕來源:b站up主 小張的日記本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資歷最淺的安基玉總是身不由己地為大家跑腿買飲料,然而安基玉這次卻沒有按照大家的點單需求買,大膽地帶回了“喝了就想跑去求婚”的哥倫比亞咖啡。
字幕來源:b站up主 小張的日記本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和好盆友去酒吧,發現點單小姐姐好漂亮,兩人從各自耍帥變成了互相揭短,最后當眾撕逼。氣氛詭異尷尬之時,店里突然喝起啤酒狂歡,站在啤酒雨里的安基玉嘗到如此好喝的啤酒,變得興奮極了。
字幕來源:b站up主 小張的日記本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甲方找上張鼻豬,讓他在平臺發布搞笑視頻,并表示不干預創作過程。然而,甲方說不干預,這樣的話大多數都不要信。聯系到張鼻豬一個人,恨不得要把所有跟他有關系的人都拉進來。
字幕來源:b站up主 qwezz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張鼻豬用自己的動畫人物,除了為品牌打廣告,還為歌手打過歌,為漫畫家炒過書……因為自己的這些幫手太能干了,張鼻豬甚至還為他們舉辦了“年度人物評選大會”。花里胡哨的東西拿來一通亂搞,廣告與內容并存,圈錢變現就不成問題,團隊也有條件制作出比較精良的內容,譬如燒腦的狼人殺、詭異的新兵系列……都值得大家看上個幾遍。
所以,話不能說太滿,不是人不愛看廣告,而是大多數的廣告不耐看罷了。搞出點有看頭的東西,哪怕是廣告也會有人翻出來一看再看的。
成都廣告公司原創作品,轉載請遵守規范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