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營策劃的實際工作當中,我們很容易會碰到一種情況——突然有一些不錯的靈感,覺得一定能吸引很多用戶前來參與。但實際上在詳細思考后,或寫完案子后才發現很難成功,或者干脆要到活動進行時才能發現有大BUG,用戶完全對活動不感興趣。
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向身旁設計崗位的同事學習一下,他們在工作中有一種“全鏈路”的思維方式,或許能夠解決你的問題。
所謂的“全鏈路思維”其實是一個不太新鮮的名詞了,但它主要是在設計師圈內比較流行,如果你是一名運營,或者是策劃,那么你可能會對這個名詞比較陌生。
全鏈路思維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不單單被限制為設計師使用。它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即是從自身的工作為出發點,對產出的內容進行全程跟蹤,并能及時有效的對各個環節所產生的結果進行收集、梳理、分析所產生的優劣影響,這也是崗位職責的思維邏輯;
另一種則是對于整體活動以全局的宏觀把控,項目需求的拆解,流程化的處理過程以及對細節和品質的深入考量,直到項目的完成并得到結果的反饋,最終形成構思、創作、應用、校驗全鏈路的思維邏輯。
簡單來說,全鏈路思維就是脫離自己的既定位置,對一個項目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與反饋。
一名設計師,只是按照要求自身產出作品,是項目的一環;而一名全鏈路設計師,則會跨職位溝通,并通過后續對作品投放環節的數據監控與分析,校驗其效果,從而對整體商業目標的完成進行促進。
同樣,一名運營策劃,如果只是負責寫方案,也是遠遠不夠的。
而把這種跨領域的思維運用到實際活動運營場景當中,如:常見線上項目、520'>營銷互動、專題活動等等,則變為以下四個方法流程,這也是個人在經歷過數十個項目策劃總結出來的成果:
為什么要做活動?你的目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策劃一場活動,就如同指揮一支大軍攻城拔寨,但在大軍開拔之前,大家得知道目的地在哪。你的目的是拉新促活?還是增加老用戶粘性?或者是品牌宣傳?這些都是在一場活動開始之前需要確定的。
如果目的在拉新促活,那么重點則在對外宣傳推廣上,宣傳渠道與裂變玩法是重中之重;如果目的是增加現有用戶粘性,那么需要在用戶關懷與沉睡用戶喚醒上花費功夫;如果是品牌宣傳,則活動內容是否與產品的品牌調性相符,則是接下來寫活動方案時考慮的要點。
另外,在這一步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將目標量化。
知道了我們想要什么,還得知道用戶想要什么。只有知道了用戶想要什么,才能針對其制定準確方案。激勵用戶參與活動的是內在動機還是外在動機。
可行性分析不僅僅在產品領域出現,在活動策劃方面它一樣不可或缺。每一個稍大型的活動都需要對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而這一步也是在第一部的目標拆解中。
簡單來說,需要在分析完以上內容后,對活動的整體進行一場“虛擬預演”,仔細分析活動實現的條件、競爭對手同時期動向、將會遇到的風險與解決方法、以及接下來最重要的,對資源的評估。
以我們自己的權限與能力,能夠調動的資源有哪些?如果不能清楚了解手中有哪些底牌,那么這場游戲可就沒法開始了。
而在活動運營中,我們通常需要三種資源——錢、渠道、人。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名地產行業的活動策劃,需要對地產企業各品牌進行一次線上投票評選活動,那么你能動用的資源有哪些?
落地頁面的研發及設計(公司內部研發及設計部門協助)
參與活動的品牌商邀約與宣傳跟進(商務及銷售部門協助)
全網各相關渠道覆蓋推廣(需要運營部門同事協助)
KOL邀請,對活動進行相應推廣(運營或市場部門協助)
資源不足,或者權限不夠怎么辦?一般來說,我們有兩種解決辦法。篇幅所限不便展開,簡單來說就是:
合理分配資源。大V請不起請小V,普獎送不起變抽獎,資源也需要花在刀刃上;
與其他品牌資源互換。用自己的活動宣傳位置,來換取其他品牌的產品支持,聯合推廣。
搜狐視頻聯合豆瓣市集推出的“購搜狐會員贈豆瓣日歷”活動
在分解目標,確定資源后就要輸出方案,用于給涉及到本次活動的部門和領導溝通報。在一般情況下,這個方案里需要寫下的內容有如下幾個部分,可以選擇其中重要部分記錄:
活動目的
活動對象
活動時間地點主題
活動形式
活動平臺
落地頁面
活動推廣渠道與計劃
宣傳文案及設計框架
客服須知
活動預算
預期效果及監控指標
參與人員及安排
活動每日完成內容及節點
活動風險及解決方案
這個時候,活動的PLAN A已經確定了,如果方案通過,那么這個方案可以升級成一個具體的執行案,大概是這樣:
一張簡單的活動流程甘特圖
但還沒結束,接下來,你需要準備1~2個PLAN B,以防突發狀況。比如:
如果活動開始以后,用戶并沒有如預期一樣涌入,應該怎么辦?
如果活動頁面的制作延期,導致活動準備不足,有沒有備用的簡單頁面?
如果預期應該到位的相關推廣資源沒有拿到,有沒有其他資源可以替換上?
活動頁面如果出現了bug、碰上了羊毛黨,預計多長時間能夠解決?
全部確定了以后,你就可以開始監控活動數據,并在活動進行中根據數據進行調整了。
一場活動結束了以后,你需要做一份活動效果報告。目的不是追究沒做好的責任,而是為了找到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的方法。
做好活動策劃記錄,開會了解各方對活動的看法與暴露出的問題,并且用數據來體現整體活動是否達到目標。
總結大概也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活動主觀感受。效果是否達到預期,主觀上分析一下哪里出了問題;
數據分析。從數據出發,分析各個環節各個時期的數據;
優缺點分析。分析活動的優點與缺點;
后續調整。后期活動應該如何改進。
找出問題,才能知道下次怎么做得更好。
全鏈路思維所提倡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思路,從開始到結束,
一場活動涉及到的是整個團隊,而不只是運營策劃這一個環節,如果能將自身從“寫方案”這個角色中適當抽離出來,手握上文所說的“四字訣”,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整個項目,也許會有更多收獲。
作者:福祿網絡
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紅星成都活動公司(https://www.huodongju.com/),一款助您大幅降低開發與運營成本,實現場景化、精細化、數據化、自動化的專業H5游戲活動520'>520'>營銷工具,助力中小微企業快速創建符合自身特點的互動520'>520'>營銷小游戲,實現快速拉新、留存、促活,提升用戶轉化的活動520'>520'>營銷工具。應用場景支持:APP應用+H5+微信公眾號。立即去體驗:https://www.huodongju.com/Index/login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