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這兩場來看,羅永浩顯然已經進入頭部帶貨主播行列。而花6000萬簽下羅永浩的抖音,也正在展現自己進軍直播電商的野心。
但對抖音來說,一個羅永浩還遠遠不夠。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寧波將斥資5000萬培養1400名“喬布斯”,這也被廣大網友當成了笑話來看。
而對于抖音來說,要培養出1400個“羅永浩”可不是一句玩笑。
據艾瑞咨詢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到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
疫情期間,讓原本就已火爆的直播電商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個人在直播賣貨,企業在直播賣貨,甚至一些不常見的奢侈品品牌也都進入了直播間。
對于抖音來說,直播電商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蛋糕。提起快手,大家的印象多是“老鐵喊麥帶貨”,提起淘寶直播則是美妝服裝等。抖音需要建立起區別于快手和淘寶直播的帶貨形象,而羅永浩無疑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首先羅永浩在帶貨定位上,多以3C電子、生活家居等產品,這就區別于淘寶、快手等主播。羅永浩的粉絲用戶畫像多以男性為主,這也與其他平臺頭部主播差異明顯。
其次,羅永浩帶貨能力和營銷能力此前也有過證實。此前做客陌陌直播,羅永浩就曾帶火了多款產品。
最后,李佳琦、薇婭、辛巴等頭部主播,都已經被各個平臺所壟斷,抖音很難再去“挖墻腳”。而羅永浩話題和關注度絲毫不遜這些頭部主播。花哥認為,抖音全力簽下羅永浩是非常值得。
在沒有簽下羅永浩之前,抖音的頭部帶貨網紅難以和快手、淘寶直播匹敵。而簽下羅永浩,抖音通過羅永浩給自己直播電商品牌打出“第一槍”。
抖音高價簽下羅永浩切入直播電商,并打造出自己的直播帶貨標桿。一方面對外展示進軍直播電商方面的決心,另一個方面可以吸引到更多商家和MCN的關注。
花哥預計,在未來抖音會培養出更多的“羅永浩”出來,形成抖音直播帶貨的集群效應。
張一鳴的電商夢久已。
早在2014年就在今日頭條APP上線了電商導購產品“今日特賣”,涉足電商導購。2018年,字節跳動還上線了單獨的電商APP“值點”,定位主打低價產品。
不過這些產品并沒有成功,后續也沒有太大聲量。
作為字節系的一員,抖音也一直在試水電商。2018年3月底,抖音開始在頭部大號中內測購物車鏈接;2018年12月,抖音正式開放購物車功能申請。
不過在直播電商這塊業務上,抖音起步比較晚。2018年底,抖音才開始在直播帶貨領域嘗試,支持第三方電商平臺等。2019年,抖音才逐步放開直播權限。相比抖音,在2018年快手就已經舉辦了電商購物節。
據《招商證券調研報告》數據顯示(下圖),目前淘寶直播、快手、抖音是國內三大內容直播電商平臺。在流量上抖音高于快手和淘寶直播。而在電商GMV上,淘寶直播日均2.2億,全年1800億,快手日均1億,全年預計400-500億。而抖音日均2000萬,全年預計100億。
與淘寶直播差距暫可不談,作為直接的競爭對手,抖音和快手在電商業務差距還是比較大。
據悉,字節跳動公司2020年營收目標為1800億元到2000億元,相比去年的1000億元目標再翻一番,這一方面是字節跳動的野心,而另一方面是無形的壓力。
當前廣告收入仍是字節跳動的核心營收來源,但依靠單一盈利模式存在著風險。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國廣告市場也面臨著收縮的困局。
作為字跳動的明星產品,抖音商業化的壓力不言而喻。在信息流廣告之外,抖音需要尋找下一個營收增長點,而電商尤其是直播帶貨,成為抖音最優的選擇。
如今抖音的各個動作也都表明,直播電商的地位正在提升。據卡思數據統計,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抖音直播帶貨進行了7次調整,內容涵蓋鼓勵內容創作者、重新分配與直播帶貨相關的中心流量。
雖然獨家簽約了羅永浩,但電商帶貨一直是抖音的短板。花哥認為,抖音直播帶貨仍然面臨以下幾個困境:
抖音作為當紅短視頻產品,可以說人盡皆知。但在電商直播這塊,抖音的認知度一直比較低。
淘寶直播,你會想起薇婭、李佳琦;快手直播,你會知道辛巴、散打哥,但說起抖音直播,鮮有出圈的帶貨主播。此前的抖音“帶貨一哥”牛肉哥也遭封殺,原因是其可能存在虛假宣傳、欺騙粉絲等行為。
其他平臺的頭部主播很難挖墻腳,自己又缺少頭牌,花哥認為以抖音的用戶體量,出現5-10個超級帶貨主播實屬正常,但現實是羅永浩是抖音帶貨主播中第一個出圈的。
據Quest Mobile發布的移動直播報告顯示,抖音直播用戶集中在19-35歲,以年輕用戶為主,同時抖音直播用戶消費力在1000元以上占比達24.5%,用戶線上消費能力突出,但抖音并沒有相應的電商轉化率。
在直播電商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要刷屏、要爆款,找抖音;要轉化、要私域,找快手。流量高,轉化低,這一直是抖音的心病。
這也和抖音的分發機制有關,在抖音中心化流量的思維下,抖音掌控著內容的分發大權。在這個背景下,一般用戶和KOL之間很難產生社交關系,抖音在運營過程中更注重內容而不是關系。
有強社交關系,才能更好的產生交易。用戶通過關系和KOL們建立信任。基于信任用戶才能更容易被轉化。
我們看到很多帶貨主播、MCN開設抖音號,包括李佳琦、薇婭、張大奕等。但這些帶貨主播都在抖音種草后,把這些用戶轉移到其他平臺進行拔草。這對抖音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此外,抖音雖然容易形成爆款產品,我們經常能在很多電商平臺,看到“抖音爆款”等字樣。很多用戶都是在抖音“種草”之后,轉向淘寶、京東等平臺購買。也就是說抖音能“帶貨”,卻很難“賣貨”。
直播電商已經成為了互聯網風口。如今抖音面對的對手不僅僅是淘寶直播、快手,京東、拼多多、百度、騰訊都在入局直播電商。抖音直播作為入局晚的玩家,已經丟掉了先發優勢,隨著后入場的玩家變多,想突圍的話,難度不小。
2019年,一篇名為《我一個世界五百強做食品的,被抖音賣烤蝦的騙了》的文章在網絡刷屏。一位用戶因刷抖音看到烤蝦廣告下單,貨到付款后發現是三無產品,且外形口感與廣告宣傳天差地別。
雖然抖音表示,會對違規商家進行清退處理,并同步啟動先行賠付,與用戶積極溝通賠償問題。
但這件事也暴露出抖音電商在商品和商戶監管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也是抖音電商供應鏈不夠完善的體現。
“直播是未來互聯網的水電煤”。直播早已滲透用戶的日常生活,并成為商家追捧的對象。
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約有25%的直播電商用戶每天會觀看直播帶貨,約46%的用戶每周都會觀看電商直播,超過60%的用戶表示直播帶貨能夠非常大或者比較大地引起消費欲望。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抖音和快手直播用戶對平臺的使用時長都超過120分鐘,抖音和快手已經占直播行業50%左右的份額。
抖音的流量和時長優勢足夠明顯,對于抖音來說,要如何從直播電商玩家里突圍?花哥有以下幾個建議:
在這個流量為王,用戶為王的時代,話題才是一切。有了話題才能引起用戶的關注,抖音此次簽約羅永浩也到達了這樣的效果。
抖音對很多用戶來說是一個娛樂App,刷視頻、看視頻才是很多人的需求。我們知道品牌做廣告的目的就是讓用戶記住你。
對于抖音來說,就是要不斷的給用戶構建購物場景,來加深用戶對抖音直播帶貨的記憶力。可以通過打造購物節,與企業品牌聯合營銷。
近期,抖音直播調整了公會任務分成比例,引起了不少工會的不滿。合理的分成機制,才可以調動公會以及主播的積極性,才可以吸引更多機構、個體加入抖音直播帶貨,從而吸收到更多站外流量。
不得不承認羅永浩的重要性,但對于抖音來說,一定要真正培養出1400個“羅永浩”。可以是美妝類“羅永浩”、食品類“羅永浩”、服裝類“羅永浩”。對于抖音來說,要利用日活4億的流量優勢,打造出越來越多的“羅永浩”。
去年618期間曾在抖音帶貨成交超過1200萬的唄唄兔就轉投了淘寶直播。頭部主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頭部主播的流失定然會給平臺帶來很大的損失。
此外,據海馬云大數據發現,抖音上粉絲數超過1萬的頭部用戶僅為4.7%,整體用戶覆蓋率卻高達97.7%;播放量超過50萬的頭部視頻占比不足3%,卻攫取了平臺80%以上用戶關注和參與。在頭部效應下,抖音剩下超過90%的尾部流量無法有效利用。
要知道直播電商的發展,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KOL的興起。沒有流量傾斜扶持,KOL也難以發展。
直播電商最大的壁壘應該是后端的消費者保護體系,還包括完備的物流系統、客服系統以及結算系統等。直播電商拼的不僅僅賣貨,更是賣貨之后的后續服務問題。抖音要去完善直播電商這一套供應鏈。
作者:花哥
來源:甲方財經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