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性侵養女案”爆出的同一時期,微博上有一條地鐵廣告上了熱搜:
#南寧地鐵出現涉未成年人不良廣告#
文案:“小蘿莉,你喜歡看書嗎?叔也喜歡看你”
風口浪尖之時,這則廣告不僅觸及侵害未成年人的敏感話題,更從深層次暴露出對所有女性的調笑和侮辱!
網絡曝光是有效的。僅僅半日之后,有關部門就迅速將該燈箱廣告撤下。
然而,一刪了之并不能服眾!微博各路博主和網友遂開設#惡臭文案#、#惡臭廣告投稿#話題,用網絡的力量征集那些不尊重女性的廣告和標語,以示眾人。
看完這些侮辱女性的廣告,我打賭你會生理不適。因為它們給人的壓迫感不在于真實的拳打腳踢,而是一種被包裝過的無形的暴力
——以廣告的方式在精神層面物化、侮辱和迫害女性,可以說是對女性赤裸裸的Ad Shame!
拿女性話題博眼球是危險的。它的危險性恰恰在于,制作方不覺得其中有任何不妥。甚至,他們認為自己是幽默的、會玩兒的、有創意的。
拜這種“拿低俗當有趣,拿侮辱當創意”的心態所賜,侮辱女性的Ad Shame現象可謂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且燒之不盡。
對于未成年人、女性、廣告行業以及整個社會來說,這些不良廣告是一根根隱形的“刺”。 它們橫行霸道各行各業,大搖大擺地出現在街頭巷尾;它們蔑視《廣告法》法律法規,用自以為是的“創意”大做文章,刺痛女性。
幾年前,美團校招廣告因過于低俗慘遭全網狙。露骨惡俗的文案搭配內褲褪下的特寫,還真的挺簡潔有力的。
“找工作=找女人干你最想干的”
但這位仁兄,您誤會了,女人和工作,都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
好笑的是,美團這幅海報竟然成了某些賣車、賣房廣告爭相效仿的KV模板。是否側面證明了,將女人純粹視為一種性工具的看法,還是不少人的共同心聲?
“她已脫下最后的底褲 干不干
你不干我干”
“顏即正義”的看臉時代證明,長得好看是能當飯吃的。
只要你好看,你就能當網紅、模特、視頻博主、選秀偶像;只要你好看,工作可能自己找上門來;只要你好看,似乎不必努力就能躺贏人生。
大家不在乎美女肚子里有沒有墨水,只追捧一副好皮囊。
更不幸的是,大部分國人眼中的審美標準基本只有2種:白幼瘦和前凸后翹。
一些整形醫院便開始借機打廣告,通過“后天的努力”女人也可以變“美”,潛移默化地給公眾洗腦,導致女性因過于重視外貌因素而產生焦慮和壓力。
“不管哪個隊的球迷
都是你的球迷”
“爸 您辛苦了
我讓媽去隆胸了!”
“女人美了 才完美”
更有甚者,公然diss女性的體重、罩杯、相貌……
在很多人眼中,丑、胖、平胸是原罪,他/她們放出狠話:長得很隨便、一胖毀所有、體重不過百不是平胸就是矮……整個社會對女性形象的要求,苛刻到令人難以想象。
“你天生相貌丑陋,卻想入宮為妃”
“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即便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超過70%,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依然牢牢束縛著大部分女人。
所以,在一部分人眼中,女性是有標價的、老婆是要會干活的、女人是愛揮霍的。“媳婦要有媳婦樣”是對21世紀赤裸裸的諷刺。
“等于一個媳婦”
“媳婦要有媳婦樣 百善孝當先”
“給自己談個好價錢,
生活里再也不關心價錢!
智聯招聘 更懂你的價值”
“雖然你不是第一個駕馭她的人
但這重要么?”
女權是“女性平權”的簡稱,重點在于后兩個字:平權。
爭取職場沒有潛規則、駕車不被嘲諷、薪資公平經濟獨立;爭取著裝自由、妝發自由、素顏自由;爭取婚育自決,人生獨立……爭取各個方面的權利平等。
然而事實是,按照今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數據顯示,我們大概還需要100年才能等來男女平等的曙光。
“墮胎失去的不只是一個孩子
墮胎流產斷掉的是男方祖宗的血脈!”
“男孩會長成男人
女孩會長成男人的媽”
“不學習 如何養活你的眾多女人”
“考上公務…江山任你指點 媳婦任你挑選”
“撕了這層膜,從此我便成了你的人!”
“不涂口紅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區別。”
大衛·奧格威提出廣告創意3B原則,其中一個是Beauty(美女)。但有些人對Beauty法則的曲解,讓奧格威老爺子看了都氣得跺腳。
最著名的就是絕味鴨脖的“鮮嫩多汁”電商海報。一個巴掌大點的畫面,里面充斥著數不過來的曖昧符號,令人大倒胃口。
“鮮·嫩·多汁 想要嗎?”
絕味鴨脖此次事件影響之惡劣,以至于讓人忽視了同樣賣鴨脖的精武鴨脖,也翻過車。
“不管是美食還是找男友
‘我’就只有2個條件:長的、帥的”
也有廣告暗戳戳地用文案耍花招,用女性為噱頭吸引客流。
“你有短裙,我有暖風。
粉色星期三 為她免單,我愿意!”
“分享一個空座
讓回家路上多個脫單機會”
“上海8424爆炸麒麟瓜 甜過初戀
比老婆還熟,比情人還甜,比小三更有味”
“這里沒有房租減半,水電全免,
但是有可愛的小姐姐”
廣告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折射和反映。這些針對女性的低俗廣告,本質上體現出男權社會下的女性話語權缺失。男性主權的社會下,女性的定義由男人界定、由社會規定,女性形象成為了吸引眼球的工具……凡此種種,無一不暴露出社會的劣根性和畸形的審美文化。
不難看出,上面列舉的許多廣告看起來都很有年代感。換句話說,此廣告派別已經淵源流傳了十幾年,貫通線上線下,屢禁不止。
這些廣告令人感到不適的原因,除了視覺上的洗腦轟炸,還在于它們踩了三處雷區:
第一,出發點錯誤:把低俗當有趣;
第二,違法違德:無視廣告法和道德標準;
第三,缺乏遠見:為搏噱頭不顧品牌。
這些惡臭廣告,不僅傷害女性,也傷害品牌,且企業規模越大,傷得越深。
讓消費者注意到廣告,需要有魚餌引誘,魚鉤鉤牢。然而,太過夸張的“魚餌”即便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力,卻很容易掩蓋產品、品牌的光芒。消費者對廣告信息的接受量是有限的,“魚餌”的尺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導致消費者只記得噱頭、不記得產品和品牌的情況。
相反,某些情況下,消費者被具有不良誘導性的噱頭誤導注意力,更容易對產品產生深刻的負面印象,品牌后期無論付出多少成本也難以挽救。譬如某些房地產廣告,最喜歡玩文字游戲,吸引噱頭。
因此,僅僅因為賣貨而采取為人不齒的招數,即便是再出色的產品也功虧一簣。
“80后供小三房”
廣告也是品牌價值的傳達。消費者接收到廣告信息,產生情緒波動,進而上升到對品牌的喜惡,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移情效應”。也就是說,消費者對廣告的喜愛或抵制情緒會波及品牌。當年支付寶和淘票票的“占便宜”海報,一經發出便令一片消費者產生反感情緒。
廣告一旦出街,就等于站在了聚光燈下,而在互聯網時代下,輿論發酵尤其迅速。全網好評還是全網抵制,消費者心里有把尺,一刪了之并不能抹去消費者對品牌的負面印象。
“沒有姑娘也能占便宜
在支付寶買電影票更便宜”
不是只有小企業才會做出三觀不正的廣告,大品牌也極可能翻車。
當然,廣告的價值導向受甲乙雙方的把控和衡量,企業規模越大,流程的把控越嚴謹,越能規避翻車風險。但企業踩到雷區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品牌的市場地位高低,而是受整個社會大環境的浸染,被封建文化中的糟粕所影響。汽車品牌奧迪也曾不慎“踩空”,這條著名的物化女性的視頻廣告最終也慘遭全網下架。
所以,“高手”不止在十八線民間,而在整個營銷圈。
對女性的不尊重,歸根結底是基本觀念的歪曲。廣告若想博得女性消費者的認可和好感、避免翻車,首先需要將女性視為獨立的個體,切莫妄言、調笑。在尊重女性的話題上,以下5則營銷案例分別從不同角度答出高分。
婦女節,專注科普的傳播機構局部氣候發布了一組海報,在網絡上引起巨大爭議。
每張海報的切入話題都很扎心,很真實,甚至有人覺得太直白太大膽。但這都是許多女孩成長過程中真正經歷過的事情,而且這組海報無甲方、純自造。婦女節,敢說出中國女性真實的不公遭遇,這才是真正在為女性發聲。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廣告的洞察,體現品牌的三觀。從品牌人格化的角度上看,杜蕾斯比許多男性更像個紳士。
杜蕾斯的廣告之所以被大家一致好評,不僅是因為借勢及時、創意巧妙,最根本的是以品牌的高度向大眾傳遞健康的性愛觀。從“避孕”、“安全”的高度上升到兩性的相處方式,無一不體現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
當啤酒和雞尾酒同時出現的時候,人們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女性會是選擇雞尾酒的那一個。
而在喜力意大利的廣告片中,女性選擇了啤酒,而男性則拿回了他們的雞尾酒。“男人也愛雞尾酒”,言外之意是“女人也能愛啤酒”,飲料本身不分性別,喜力試圖通過這一小小的細節,來打破人們對于性別的刻板印象。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女性天生就應該會做飯,必須下得廚房嗎?
方太最近的這組廣告重新討論一個家庭中,廚房存在的必要性。作為廚具品牌,方太不僅是在自我推翻重來,更是探討一個當下存在但被輕視的社會命題——我們真的需要廚房嗎?有趣的是,方太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站隊”,而是為「無廚派」和「有廚派」兩派人士“組隊”。年輕人的家庭觀念正在進步,而這種創意方向也是廣告思維的進步。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當我們問小孩子,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誰?他們十有八九會回答:媽媽。
隨我們漸漸長大,開始關注信徒如云的網紅,迷戀模仿他們漂亮的的妝容、發型、穿著,節食減肥、整容變得越來越稀松平常。
我們認識的人多了,對美的認知卻窄了。美則美矣,千篇一律。
娛樂至死與美麗至死并行,沉默的大多數在浪潮中窒息。
在身體、外貌上,女性比男性承受著更大的社會壓力。為了破除單一的審美標準,內衣品牌內外邀請不同身材的女孩拍攝廣告片,為不同身材做設計,來詮釋「NO BODY IS NOBODY 」的價值主張,即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大眾對侮辱女性的廣告敏感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會合理利用互聯網進行發聲和維權。
曾有人將網絡暴力形容為“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對于針對女性的Ad Shame現象而言,需要一場有更多“雪花”參與的斗爭出現,唯有如此才能引起社會的重視和警醒。
廣告作為一種內容,應該起到宣傳善的作用,而不是利用其“傳播”特性,來無知地宣揚惡。
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甲方和乙方重視女性話題,才能越來越少觸及到高壓線。無論何時,請牢記奧格威先生的告誡:
不要做那些不愿被你的家人看到的廣告。
——大衛·奧格威《一個廣告人的自白》
*注:文章中所提及的在精神上霸凌女性的惡臭廣告,絕大部分來源于微博用戶@詩性代碼所發布的一條微博,以及微博下方評論區網友的供圖,圖片素材共有上百張。然而,這條微博目前已被刪除,相關博主也被炸號。感謝博主及網友的勇敢發聲。
成都廣告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