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時代,并非每個嘗試的人都成為了網紅達人。這篇文章就分享了KOC帶貨價值等干貨內容,希望可以給抖音的實踐者和創造者帶來幫助。
短視頻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企業或創業者最大的機會,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住。
現實已經證明,有些人可以一直火,有些人曾經火過然后很快又涼了,但更多的是那些還沒火就涼了的。
如果你是專注于抖音的踐行者和創作者,如果你無法在抖音獲取到穩定的流量,下面的內容請仔細閱讀,相信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第一部分:抖音KOC的帶貨價值
KOC帶貨已成為抖音短視頻的主流,理解KOC的帶貨邏輯,將有助于品牌方的勢能提升和銷售轉化。
第二部分:回顧抖音系列課干貨內容
打造抖音爆款內容的公式是什么?抖音算法權重的五個維度是什么?如何去提升?
KOC的概念火了很久,但還是有很多品牌方,面對抖音投放素人和KOC的時候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猶豫,具體價值也不清楚。
沒入局的品牌方會問:素人和KOC真的可以帶貨嗎?還是用來鋪量呢?究竟怎么衡量KOC帶貨的價值?
已經入局的品牌方會問:如何能提高和KOC們合作的效率?頭部、中腰部的達人和KOC怎么做才能打出漂亮的投放組合?
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
KOC就是存在于我們身邊,熱于分享各類好物的群體,他們不局限在某一產品或領域。相較于商業化較高的KOL,KOC展現出的營銷性較弱,更容易影響同類群體的消費決策。
例如,當你的父母給你發來一條購物鏈接,讓你幫他砍單拿返現的時候,他們就變成了KOC。
KOC不需要進行太多的人設打造。更注重真實性,他們的分享只是興趣,不是硬廣。
除了分享產品,他們在更多的時候還是會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能充分展示真實感。通過長時間去積累信任。
(1)從內容看
KOC所發布的內容更加豐滿,主要是通過生活化、個性化的內容以一個真實用戶的身份來為品牌發聲,而不是像KOL進行硬廣性質的產品推介。
就像當你看商品評論的時候,很多時候還是很信任一些有圖有真相的評論留言。所以真實內容讓KOC更能影響其他用戶決策。
(2)從用戶看
KOC本身就是普通用戶,和用戶的關系十分緊密,更能夠通過同理心來影響其他用戶。
而KOL有時因為商業合作的原因,發布的信息并不受用戶信任。隨著Z世代的崛起,年輕用戶也越來越不盲從KOL的推薦信息。
(3)從行為看
KOC通常樂于在各個平臺中進行表達與分享,是社群中的活躍分子,樂于分享品牌的信息。
KOC往往是垂直領域中各品牌的深度用戶,且擁有一定跨圈層傳播力,還可能同時加入各個品牌中的用戶社群,拓寬自己的邊界。
比如一個愛旅行的KOC,可能還愛健身、愛美食、愛時尚,就可以在多個領域進行分享,而且更能得到用戶的認可,因為越是展示全面的自己,越是能突出“真實性”。
KOC和素人的帶貨能力很容易被品牌主忽略,但其實,KOC是做爆款、鋪量重要的一部分。
運用KOC快速出圈的「完美日記」,在投放的時候并不是一味的尋求明星,而是廣泛投放腰部以下的小眾KOL。其自上而下的投放比例為:1:1:3:46:100:150。
而從聲量的組成來看,初級達人和素人的聲量超過總聲量的一半,是完美日記聲量的主要提供者。
明星和知名KOL,帶來的聲量反而并不占很大比例。
KOL和KOC之間的分隔其實并不明顯,當KOC的傳播力大了,他可能就會上升為KOL。
從影響力角度來說的話,KOL可以快速的打造品牌的知名度,讓更多用戶知道一個產品。
而KOC和普通消費者更近距離,容易對用戶進行深度滲透。
KOL+KOC組合式營銷:
當你看到KOL的推薦后,對一個品牌或者產品很產生了認知;通過點擊評論,一些KOC的熱點評論躍然于你的眼前,增加了你對產品的信任。
KOL+KOC的層層遞進,形成組合式營銷,增大了你的購買可能性。
舉一個渠道的例子來說,品牌方在抖音里借助KOC做爆款的方式是:
(1)找KOL帶話題
比如參加抖音很多的挑戰賽,用3-5個達人帶話題發布,帶起熱度。
(2)配合抖音KOC和素人鋪量,做廣泛傳播
在KOL帶起熱度后,用100-1000個抖音koc素人參與鋪量,撐起話題,然后再通過品牌推廣持續助燃話題,炒熱話題
這樣的方法能夠幫助品牌在短時間內快速得到高曝光量,尤其是在品牌產品知名度較小的時候非常有效。
綜上所述,KOC領域目前仍是品牌主應該關注的方向,成本遠低于KOL,并具有較強的滲透性,為線上營銷開辟了一條新通路。
KOC與KOL并不是競爭關系,將二者結合是品牌主們進行整合營銷的關鍵。
未來,品牌與KOL、KOC之間,也不應該只是帶貨關系,還應該是品牌主們通過不同場合、不同受眾進行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戰略的關鍵一環。
二、「抖音系列課」干貨回顧
由抖查查主辦的「抖音系列課程」第二期,是由蛋解創業聯合創始人劉帆老師帶來《如何通過爆款內容搶占短視頻風口》。本次分享,內容頗多,我帶領大家回顧一下精彩內容:
(1)完播率:開頭不要拖泥帶水,快速切入。用戶可能只需要3S來判斷是否要看下去,如果開頭拖沓,大部分用戶會離開。在視頻描述里,引導用戶完成點贊、評論、轉發或看完視頻的動作。比如在視頻描述和視頻開頭、結尾寫道“一定要看到最后”,“心疼小姐姐的快點贊吧”,就是為了提升完播率。早期的視頻時間控制在20~30秒。
(2)評論率:在視頻描述里,設置一些互動問題或者埋一些槽點,引導更多用戶參與到話題討論中來,進一步提升評論量。
提前準備神評論,視頻發出后,讓好友寫在評論區,引導用戶圍繞這個話題展開更多互動。討論大眾熟知的品牌或話題,不要太小眾。
(3)關注比:就是播放量和粉絲增長之間的關系,粉絲增長越快,關注比越高。上下條,設鉤子。
(4)點贊率和轉發率:其實是在所有內容和動作都做對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產生的轉化。
另外劉帆老師也給出了內容制作公式:
抖音內容結構化的兩種套路:
作者:運營小咖秀
來源:運營小咖秀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