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蔡徐坤粉絲和周杰倫粉絲的微博超話大戰,已過去近一年的時間,微博突然開始宣布要進軍短視頻領域了。6月22日,微博“視頻號”開始內測,并宣布將于7月正式上線。
超話大戰和進軍短視頻領域這兩件看似沒什么聯系的事情,在小編看來,其實是微博在中文互聯網世界現狀的一種折射,通過這兩件事,能清晰地看見微博過去幾年所處的窘境——
前者像是一次反噬,證明商業化到頭了就是生態的惡果。一直以來,微博以明星數據排行等方式,將明星粉絲和微博進行深度綁定、增強其在微博上的活躍度。但這種排行榜既讓粉絲需要斥巨資和精力維護,又讓非飯圈人士瀏覽時感覺冗余,所以長期以來微博在路人眼中是粉絲自嗨的工具,路人緣每況愈下。
后者則更像是微博在抖音、快手等強敵環伺下遲來的反擊。直播、電商、短視頻,這三樣目前最受關注的領域,微博早有涉足:2013年,微博和擁有一直播、小咖秀、秒拍等產品的一下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國內最早開始發力短視頻和直播的社交平臺,又早于抖音開始了“櫥窗”功能,試圖建立電商生態。
不過從目前微博在這三個領域的產品表現來看,都收效甚微——據七麥數據,一直播和秒拍在ios上的排名已經在500名開外,而今年微博推出的“微博小店”,也被許多帶貨博主們吐槽起了抽傭比例。
馬化騰曾在2016年參加清華管理論壇時表示,騰訊歷史上遭遇過的最大的危機就是“新浪微博”崛起,當時一聽到某個大學建了微博群,自己就緊張。曾讓馬化騰倍感危機的微博,為何到了這幾年卻疲態盡顯?都說微博的財報沒有想象力,在這方寸之間,微博還能講好自己的新故事嗎?
6月22日之后,網友可能會發現,自己關注的一些博主在主頁上多了“視頻號”的標識。除此之外,博主最新發布的視頻也會直接顯示在主頁面上,下方則是粉絲的催更。據微博透露,催更人數可以看出博主粉絲的活躍程度。
一位參與視頻號內測的博主的主頁面
出現上述情況的博主,均參與了微博視頻號內測。加入微博視頻計劃看起來并不難,只需滿足兩個標準:1、成功投稿自制視頻內容(1分鐘以上)≥1條;2、最近一條發布原創小視頻內容(1分鐘以上)≥5條。除了上述的“催更”和“徽章標識”,博主還會獲得視頻數據中心、視頻管理、視頻學院等產品權益,以及引力計劃(視頻廣告分成)等收入上的權益,還有熱門流曝光、社區push、微博開機曝光上的權益。
事實上,這不是微博第一次在短視頻方面有所動作。2017年,微博在移動端推出微博故事,而后又于次年上線了“微博故事”的獨立APP“愛動小視頻”,但并沒有引起太大反響。新浪微博CEO王高飛曾解釋:“微博在視頻市場的優勢在于熱點和明星視頻。但是,微博的視頻內容消費和其它專門的短視頻平臺相比處于劣勢。”
不止視頻,今年最火熱的電商和直播兩個領域,微博也早已通過合作的方式涉足。
電商方面的動作開始得早一些。2015年7月,微博宣布聯手阿里巴巴、微賣等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建移動社交電商體系,并推出微電商產品微博櫥窗。2017年3 月,微博宣布推出網紅電商平臺,?“淘寶與微博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創造 1000 家具有‘創新爆發力’的網紅店。”相關負責人曾在發布會上說。
直播方面的嘗試也在這一時期進行。2016年,微博與一直播達成戰略合作,一直播上進行的所有直播內容都可以同步分享到微博;緊接著,微博又以1.2億美元投資一下科技,通過其秒拍產品進軍短視頻,自那以后,在微博發布的短視頻都會帶著“秒拍”的標識。據微博2016年Q3數據顯示,直播日均開播26萬場次,環比增長124%;日均觀看人數538萬,環比增長50%。
但微博在電商和直播方面的耕耘,并沒有讓它在兩個領域大火的今年有所收獲。據艾媒咨詢的報告顯示,一直播在2019年用戶的偏好里,占有率僅為4.5%。今年在直播電商的火熱討論中,輿論也從未聚焦在微博身上。
微博為何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因為在互聯網世界,早來是攔不住“后浪”迅速崛起的。抖音只用了2年就將日活用戶推到了2億,而微博卻用了9年。從這件事上,或許可以窺到微博為何沒能先發制人的深層次原因,那就是產品邏輯的中心化。
一下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韓坤曾對媒體描述他設想的短視頻生態:明星是金字塔的頂端力量,具有最強的引流功能。網紅是腰部力量,其他PGC用戶則構成底部的基石。
基于此,一下科技旗下的秒拍、小咖秀、一直播都與微博深度綁定,啟動階段都曾吸引大批明星使用產品,如2014年秒拍做的“冰桶挑戰”,吸引諸多名人如雷軍、周鴻祎、張靚穎、鄧紫棋等的參與,僅用了3天時間便有近三十萬人參與,多位明星的秒拍短視頻甚至在一天之內,點擊量就已突破了千萬。
鳳凰網科技曾撰文稱,韓坤的設想很單純——明星能帶來大量的用戶,而這些用戶能看到產品內的其他優質內容,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留存率,即使這些明星走了,用戶還是會因為內容留下來。但在上一個互聯網流量車輪戰里,開放、去中心化才是吸引流量的利器。
比如從2016年推向市場,2018年就收獲2億日活的抖音,在前兩年里,素人憑借一支視頻就能完成百萬漲粉。比如抖音紅人代古拉k憑一條舞蹈視頻,就在抖音上完成了10天500萬粉絲的增長。
抖音紅人代古拉k
在這一階段的抖音,素人所收獲的點擊量也許遠比明星要多。“抖音誕生之初,我們一定要做一款產品,這款產品男女老少都能用,我們希望它傳遞的信息,展示的內容都很正能量。”2018年,抖音總裁張楠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如今日活超過3億的快手,也以普惠價值觀聞名。在快手,頭部視頻的流量不超過總流量的 30%,“盡力讓每個用戶獲得相對均等的機會,真正惠及長尾用戶,保持社區的初心和活力。”《快手201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曾這樣寫道。
仍然眷戀著中心化紅利的微博顯得轉身遲緩,仿佛還停留在上一個沖浪時代。
今年Q1,微博日活躍用戶為2.41億,月活用戶已達5.5億,同比增長8500萬,但天花板已然顯現——據《QuestMobile2019年流量增長盤點》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池基本飽和,用戶規模同比增速首次跌破1%。
這也不是微博第一次遇到增速放緩的難題。2013年,微博也曾遭遇微信及微信公眾號的沖擊,以及一二線用戶漲幅停滯,還有基于PC端的架構無法適應移動端用戶需求等難題。于是,2014年,微博開始把微博渠道下沉作為首要任務,并通過一系列布局,迎來了“二次崛起”。根據《2016微博用戶發展報告》,二、三線已占據微博整體用戶的半壁江山,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比例則為30%。
曾經贏過競爭的新浪微博,也并非沒有意識到新危機的到來,在這個存量競爭時代仍然動作頻頻。
增加“鐵粉”標識就是微博為此做出的規劃之一。2019年5月,微博宣布,近30天對已關注博主互動達5天及以上,則自動成為其鐵粉。到10月時,微博更是下調了“鐵粉”顯示的門檻,原先只有微博粉絲超過10萬的用戶才能顯示,如今超過1萬的用戶也能顯示“鐵粉”了。
據36氪分析,鐵粉成了微博給予忠誠度高的粉絲一種官方的身份標識。每個博主都可看做一個小圈子,成為同一博主的鐵粉能強化圈內人的身份認同,使粉絲之間產生共鳴;而博主也能更輕易地辨別忠實粉絲,拉近彼此距離。這樣一來,博主可以更快地找到忠誠度更高的粉絲,做精準運營,比如毒眸發現目前許多博主建粉絲群的準入門檻便是“鐵粉”。
在想辦法讓用戶在老地方玩得開心的同時,微博還于去年9月推出圖片社交產品綠洲,試圖在強媒體屬性的微博之外,建起一片更強社交屬性的“綠洲”。這款產品界面酷似“INS”,內容酷似“小紅書”,以圖片和短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的軟件,被視為微博補齊其內容生態短板的產品。畢竟,如今在微博書寫的博主仍是以圖文方式為主。
無論是鐵粉,還是綠洲,都是微博為了提高用戶活躍度的一種表現,這也與其收入模式息息相關——從歷年財報來看,微博的收入主要來自廣告和營銷業務,則在其營收的占比一度高達89%,而廣告與活躍用戶的增長和用戶使用時長密切相關。
但是從數據來看,微博在廣告收入和月活用戶數方面,都承受著增長的壓力。
微博2020年的Q1財報顯示,在月活同比增長18%的情況下,微博營業收入同比卻下降了19%,延續了從2017年Q3以來下降的趨勢。而從2018年Q3開始,作為微博主要收入來源的廣告和營銷收入就在下滑,2020年Q1更是同比下跌15%。
而雖然微博Q1的月活同比有所增長,但增速已經放緩,要知道,2017年前后微博的月活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微博已然過了增長最迅速的時候。
而被寄予厚望的綠洲,如今看來似乎也不能夠緩解微博的“渴”。據七麥數據,2019年12月的多數時間,綠洲在中國App Store免費榜上的排名都在100名之外。到了今年6月,綠洲的排名已經掉到總榜兩百名之外。
在毒眸看來,增長乏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綠洲仍在依賴微博的導流和頭部明星的入駐。騰訊貴圈曾在稿件中說,微博曾讓明星通過完成任務來置換熱搜位,置換規則是“藝人賬號每周發微博數量不少于5條,視頻內容每月發布數量不少于7條,現在要求更高,要連續數月發N條綠洲”。
在提高用戶活躍度上,綠洲似乎也仍然沿襲微博對粉絲的刺激方式。在2019年12月微博之夜在“年度人物榜”的比拼中,出現了流量偶像王一博 VS電競明星Uzi(簡自豪)。微博稱下載綠洲后,投票權益就能從每天15票增加到50票,于是雙方粉絲紛紛下載綠洲進行“拼殺”,最終Uzi以4.8億獲勝,但當微博之夜公布獲獎名單時,“年度人物”變成“年度熱度人物”,名單上也沒了Uzi的蹤影。
2019年12月微博之夜在“年度人物榜”
在依賴粉絲刺激的模式下,曾經是新聞熱度具象指標的微博熱搜榜,如今則似乎也成了娛樂圈KPI量化考核表。高度娛樂化的熱搜內容終于也娛樂化了它本身——6月10日,成都市網信辦就“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干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對微博開出熱搜和熱門話題榜暫停更新一周的處罰。
這一周,項目方如釋重負,暫時從一場游戲里解脫了出來。“熱搜沒了,第一反應除了開心,就是開心。”娛樂項目宣推人員小紅對毒眸表示,“因為我們每天都需要監測熱搜,實時發傳播點,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想著怎么去推上熱搜。熱搜停了,雖然還要繼續發物料,但就不用管結果了。”連明星都在慶幸自己獲得了短暫的自由。新晉流量虞書欣就在熱搜榜停止更新當晚用小號發微博道:“可以暢所欲言的一周哇哈哈哈?”
無論是為了創立新的生態還是反擊抖快,微博的行動都勢在必行了。
推出視頻號,是微博在短視頻領域遲來的反擊,但它不得不這么做,因為抖音、快手正在搶奪它的用戶。
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在5月份應用月度排行榜中,微信、QQ、抖音、快手進入前十,而新浪微博僅排名第12。新浪微博的月均用戶使用時長,與頭條、微信、快手、抖音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新浪微博始終在10小時左右波動,而快手、抖音已經在20小時以上,快手甚至可以高達30小時。
圖源:易觀千帆
而微博依靠大量明星資源所建立起來的生態,如今也正受到快手、抖音的沖擊。據抖音明星榜顯示,入駐的明星已達2621位,其中陳赫、鄧紫棋、歐陽娜娜早已收獲千萬級粉絲。而快手也擁有黃渤、謝娜、王祖藍等幾位千萬級粉絲明星,前不久,周杰倫更是選擇快手作為其首個入駐的中文社交媒體。
來到抖音、快手的明星,也是在尋找更新鮮的玩法。據CBNData星數發現,6月以來,多位明星在抖音開始了直播帶貨。陳赫之后,張歆藝、張庭、袁姍姍、關曉彤、薛之謙、汪峰都加入了直播帶貨大軍。快手也于6月初宣布張雨綺成為快手電商代言人,并與快手上粉絲數最高的辛有志共同帶貨。
在給明星帶來新玩法的同時,抖音、快手甚至也開始做起了熱搜業務,逐步蠶食微博熱搜。如今,毒眸朋友圈現在能看到的宣傳戰報里,也都會將抖音、快手的熱搜反饋納入其中。
除了與抖快的競爭,微博在算法上的落后也讓它在廣告收入增長上舉步維艱。
廣告投放說到底,看中的是曝光量和轉化率,如今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加碼算法和精準推薦,力求在保證曝光量的同時提高轉化率,這背后需要的是技術的支持,而微博看起來在這一塊也并未加大投入。
曾有媒體將屬性都更偏向公域社交媒體,且核心收入都是廣告的微博與Twitter,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做對比,發現微博從2018Q4之后連續6個季度沒有超過20%,2020Q1同比增長僅7%;而2014年以來,Twitter的研發費用占比始終大于微博,2019年Q3之后更是一直在20%以上。
研發上加碼的不足,帶來的就是轉化率的低下。DT財經曾將微博和推特、Facebook三個皆以廣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社交平臺做對比,發現一位微博用戶僅僅能帶來0.5美元的營銷收入,還不到Facebook的十分之一,推特的四分之一。
而短視頻以點擊模型為核心的方式,對微博來說也許是提高廣告收入的良藥。
微博CEO王高飛曾在去年三季度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解釋了原因,廣告業務的核心壓力主要來源于廣告單價的下跌。他提到,按CPE(每廣告收入點擊量)來計價的話,和目前短視頻平臺以點擊模型為核心相比,“(微博)在首次點擊率上會有一些弱勢,微博需要在這種模式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進行銷售、代理以及服務”。
短視頻藉由直播、帶貨和明星產生的強力捆綁,或許也是微博中意的方向——雖然微博坐擁大量明星資源,但這個體系一直以來都靠粉絲經濟轉動,抖快的帶貨則為明星展示了一條吸金更強勁也不易被黑的道路。比如抖音明星帶貨目前交易額破千萬的就有三位,分別是8263.65萬的陳赫,2155.46萬的王祖藍和1398萬的薛之謙。
今年的微博已成立11年,這中間,經歷過門戶大戰、微信PK、下沉戰役,曾經“二次崛起”的微博其實已經干掉了不少對手,但是現階段的微博要面臨的對手是崛起的“后浪”:更年輕化的內容生產,更高的商業效率。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產品模式再加上5G等技術的發展,是更具備想象力的對手。
無論如何,留給微博的時間不多了。
作者:符瓊尹
來源:毒眸(ID:youhaoxifilm)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