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5、95、00后的區別,歡迎對號入座!
在當下這個社會,有人說80后在主導審美觀,90后是中國消費的主力軍,00后則是蓄勢待發。
小到使用的手機APP,大到就業結婚觀,可以說85后、90后、00后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化的選擇。
比如說以不久前的一個熱門話題為例,當一群85后還沉迷在周杰倫打榜的時候,00后卻在為蔡徐坤瘋狂打call。
其實除了熱搜和追星,類似的現象還有不少。那么,85后、90后、00后到底有什么區別?
今天通過MobTech官微發布的一份報告《85、95、00后人群洞察白皮書》,從中一探究竟。
報告重點從社交行為、電商、經濟現狀、租房買房等方面,解讀了關于85后、95后和00后的用戶特征。
根據報告,我們可以發現五大經濟正在崛起,也可以預測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新消費趨勢。
從人群現狀分析,當下的中國移動網民的主力人群是85后和95后。
其中85后在中國移動網民的占比最大,達到3億,其次是95后。具體來說,這兩大群體的活躍度也非常高。
可見對于85后和95后而言,手機不僅是一種通訊工具,更是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畢竟目前的00后年齡都在18歲以下,主要忙于學業無暇玩手機,使用時間主要集中在下課時間。所以對他們來說,手機更多時候扮演著娛樂工具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調研群體在城市分布上,呈現出一定的區域特點。
00后下沉市場人口眾多,這個比例達到7成。85后和95后,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占比,可以說是不分上下。
隨著下沉市場的崛起,00后想必也會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巨頭們爭奪的營銷戰場。
說到三大人群的用戶畫像特征,就要從幾大分析要素入手:性別分布、教育程度、收入分布以及買房情況。
首先,從整體的性別分布來看,從85后到00后,女性移動網民數量一直在增長。女性在95后和00后群體中就占據了一大半,85后女性緊跟隨后。
在教育方面,一般來說85后畢業后會直接工作,但多數95后還會考研進修,因此碩士比例占比整體要比85后略勝一籌。
也就是說,95后整體教育水平會比85后高。
據此分析,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往往畢業后留在大城市居多,且教育水平高的95后對品牌認知相對也會更加強烈。
以10k以上收入為例,在收入PK當中,印證了并非工作經歷久的就賺錢多。 85后當仁不讓,95后正在趕超,只能說這一屆95后真的很拼了。
盡管工作收入、教育其他方面存在距離,但兩代人的購房購車觀念還是非常相似的——認為買房比買車重要。
選擇買房還是買車,是時下很多人都要面對的選擇。在實際情況中,85后和95后這兩大圈層的買房比例,均比有車的比例多。
在品牌認知方面,我們發現強勢品牌并沒有明顯“年齡層”劃分。
往大了看,Oppo、華為、vivo、小米和三星手機,都是這三大群體多數人一致的品牌選擇。
OPPO、華為、vivo更是呈現三足鼎立局面,足見這幾個手機品牌的強大品牌實力。
此外,中端手機即價位在1000-2500的手機,是多數人的選擇,這個占比份額超過一半。
往小了看,85后和00后對OPPO手機更是情有獨鐘,而95后更喜歡vivo手機。
由此可見,對于vivo手機而言,在具體的落地營銷中,要注重與95后群體溝通,才能實現有的放矢的精準營銷。
無圈層,不營銷。在營銷當中,圈層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85后作為已婚生娃一族,是經濟壓力相對較大的一代人。興趣圈層主要是與理財相關,可以分析得出,這主要是來自養娃教育和家庭經濟壓力。
相比之下,95后的興趣圈子則更為廣泛,覆蓋閱讀、直播、電影、煲劇,“會玩”、“愛玩”是這個群體的標簽。
00后的興趣圈層要窄得多,主要是游戲、美拍、二次元等,其中二次元在00后人群中受到廣泛的歡迎,二次元文化也是主要由這個群體帶動起來。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難看出不同年齡層,衍生了多元化的興趣,興趣圈層還是跟各大群體所處的階段“任務”相關。
在電商領域,85后更喜歡線上剁手,主要覆蓋母嬰、生鮮等品類。
95后、00后在跨境電商領域,興趣表現得更加凸顯,可見他們的購物思維更加開闊。
于跨境電商平臺來說,畢竟85后的電商消費還比較傳統,95后和00后顯然是他們潛在的目標客群。
近些年來,短視頻快速崛起表現出強勢勁頭,推動了B站和vlog的快速發展。
但盡管是同一個短視頻領域,三類群體在消費短視頻形式方面各有不同,既有被動接受短視頻信息,也有主動創作短視頻內容。
比如說85后“愛看”,主要是看在線視頻和短視頻內容。
95后“愛玩”,即參與游戲直播為主;00后更加“愛剪”,如使用快影等短視頻工具進行剪輯。
再看看動漫閱讀的消費特征。
一方面是閱讀載體變化,從紙質書變為電子書;另外是文學載體變化,從過去的文字載體,轉變為現在經常看到的條漫等。
這也恰恰說明了一點,在碎片化的時代,受眾沒有耐心欣賞長文字,讀圖時代確實到了。對于廣告主來說要善于利用長圖文、條漫形式來做廣告,以更好迎合當下的圖文閱讀潮流。
“二次元文化”催生的“動漫IP”,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在動漫閱讀細分中,00后是消費動漫漫畫的核心人群,00后中有約四分之一的受眾喜歡看漫畫,平均擁有的動漫APP多達20款。
但反觀85后的動漫閱讀消費習慣,沒有使用一款動漫APP,所以說動漫內容主要是年輕人在買單。
在聊天社交方面,95后和00后這兩大群體相對85后而言,表現得更加活躍。
作為個性化的00后來說,社交不僅是一種興趣愛好,他們還在用表情頭像來經營自己的人設和標榜個性。
在日常便捷生活方面,85后主要關注公積金、婚慶、家政服務、美食菜譜等方面,總結起來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95后日常生活更側重美容美甲按摩、求職招聘和外賣;
00后則更關注美容美甲按摩、星座以及演出票務,堪稱“琴棋書畫詩酒花”,與85后的生活日常形成強烈反差。
在線購物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95后傾向于二手平臺買手機。
不難推測,隨著95后消費觀念的變化,二手經濟正在崛起,這對于二手平臺來說將是一個發展契機。
在教育培訓領域,孩子的起跑線成了很多父母的焦慮。85后和00后對教育方面的集體關注,也是存在因果關系的。
正是因為85后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投入,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才會形成00后在教育和作業場景偏好的結果。
在綜合教育方面,00后的“愛學習”痕跡同樣明顯。
由于正處在高考前夕,00后有18款使用頻率高的APP,覆蓋了視頻課堂、名校試卷和高考蜂背等。95后和85后使用教育類APP數量較少,分別只有13款和6款。
此前據 ISAPS 預測,至 2020 年中國醫美市場有望達到 3150 億元,這次報告也揭示了這一點。
在養生、醫美市場走俏的當下,三大群體對于APP雖然表現出共同的偏好,但在具體APP用途上則是千人千面:有人養生,有人醫美。
85后主要是關注經期孕期和用藥醫療,95后主要用于健康減肥和醫美,00則是使用APP來了解養生和醫美知識。
隨著“全面二孩”的政策實施,“二孩經濟”也被帶火了,而從報告可以分析出,當前流行的APP如小豆苗、叮當快藥等APP都滿足了他們的養娃需求。
由此可見,醫院和藥店不再是85后新手爸媽的唯一解決途徑,他們擁有了更多的養娃新潮選擇。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肯定的一點的是,APP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APP覆蓋各種年齡階段,囊括衣食住行,為受眾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也為品牌主開拓了更多的新場景。
根據報告顯示,有幾種APP表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如面向二手手機交易市場的可樂優品,用于短視頻剪輯的快影APP,還有迎合年輕人漫畫閱讀的快看漫畫等。
在二手經濟、二次元經濟、短視頻經濟蓬勃背景下,可以預見的是,APP市場上將會涌現更多多元化、多功能、多人群的APP,滿足更多人不同領域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APP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營銷模式,現在已經積累強大的用戶基礎,沉淀了一定的營銷價值,也是品牌的新營銷戰場。
注:報告來源 | Mob研究院《85、95、00后人群洞察白皮書》
成都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廣告創意(ID:idea1408)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