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從微信的內容機制出發,對微信的進行方向、信息匹配、以及未來組織變化展開了討論。
2019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超過11.3億,這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全民在線時代,2009年至2019年,僅僅十年的時間,人們便把1/4時間的生活搬到了線上,互聯網的效率實在驚人,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則需要用30多年的時間。
但是問題來了,2019年線上流量見頂,線上線下一片哀嚎:“流量思維已死”。創業者、產品經理、營銷人、媒體人……都在一夜之間患上了“流量焦慮癥”。
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要求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產品或服務上,關注于內部的優化和創新。在沒有新入口之前,流量已經從橫向擴散進入縱向的下沉管道,如今流量越來越貴,轉化越來越低,后流量時代,需要流量深耕。
如何進行流量深耕?
流量不會消失,但是會持續躍遷。
“兩微一抖”是內容營銷的主戰場,隨著流量的下沉,內容也開始出現新的拐點,“垂直”、“新知”成為流量新扛桿。
社群是流量的留量池,社群的好壞不完全取決于流量的多少,而是要看留量質量的高低。
“用戶數量快速增長;高留存、用戶持續黏著和活躍;高轉化、高變現?!边@樣的奇跡在2020年難以出現。
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大群變小群,今天已經不是運營社群的時代,而是如何“用好”社群的時代,“做”群不如“用”群。深刻了解社群中人們的行為習慣、社群運轉規律,并與自己產品和運營結合起來,這才是關鍵!
在流量圈地運動中,流量的價值往往被高估,而品牌的價值被低估,缺乏品牌護城河的流量戰役,終究是資本的游戲,今年雙11的天貓數據,讓我們看到品牌價值的回歸:
2019年,流量思維已死,2020年,我們拒絕裸奔。
5G將給我們帶來哪些新入口?內容分發是否會變得更聰明?品牌跨界到底有多少種玩法?社群經濟還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想象空間?
2020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曉也家的貓在思考
來源:曉也家的貓在思考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