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營銷被各大品牌視為黃金流量爭奪之戰,在眾品牌大費力氣講述“團聚”、”回家”等春節時期習以為常的傳播概念時,消費者往往并不動心。如何在常規化的情感營銷環境下,另辟蹊徑,打出一張出其不意的春節營銷牌,非常考驗品牌對營銷環境的洞察以及自我認識的能力。
2019年,5G風生水起。
小米意識到隨著技術的普及,諸多產品面臨升級、溢價的挑戰,小米亦需提升整體品牌認知與競爭力,提升價值空間。2019年,小米宣布Redmi(紅米)品牌獨立,并以小米品牌布局更具探索性、更高端的市場。
5G的到來引發大眾對智能科技愈發關注,以手機、家電為代表的智能消費產品品牌也在這一領域不斷加大投入,進行品牌塑造,小米需更清晰、明確地確立傳播自身“智能品牌領導者”的地位及價值。
于是,在傳播層面,在2020大年初一,我們看到了一支“另類”的小米品牌CNY TVC。
視頻展現了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以及不同關系的小米用戶,在不同生活場景中,他們與小米產品的關系。
能定位的米兔兒童手表、特能說的米兔故事機……智能看上去無所不能,但小米坦言真相:“有了智能產品,也不能讓我們少操心。”
其實小米想通過這支CNY視頻表達“智能,有人才有更多可能”的傳播主題,強調智能不能替代人性光芒,但卻是產品與人之間的情感聯接橋梁。
這與以往智能家居品牌強調科技的力量、高高在上的形象完全不同,小米通過每一份產品應用時的體驗與感受,更注重人的價值。
新春佳節,團聚過年是真實的家庭畫面,但異國街頭旅行、居家帶娃、由誰做飯等等生活細節同樣也是過年期間的真實場景。
有別于傳統的品牌CNY傳播campaign,小米一改家庭歡聚、慶賀歲末等主流新春年味元素,用“智能”為傳播關鍵詞,與小米用戶及更多消費者進行溝通。多樣的中國家庭形態有著多樣的生活方式,小米關心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生活場景。TVC的內容表現進一步在大眾心中確立了小米“智能品牌領導者”的品牌地位。
當科技越發達,產品變得越智能,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舒適。但人性的本質、人與人的關系及相處模式、人與自我的關系、個人內心的狀態等都不會改變。不僅不會改變,反而在浮躁的環境中,更應該被我們重視。正如,小米智能洞察到的,年齡漸長、記性漸差的老小孩不能讓我們少操心;懶癌上身推脫家務的情侶之間少不了多費口舌;出差回家點亮了屋里所有的燈也照不亮心中的孤獨……
年輕夫妻、父親和孩子、單身男女、95后、老夫婦與狗等涉及不同關系的男女老少,以及他們所處的場景與環境,諸如異國人來人往的街頭、同時滿足自己與孩子需求的親子時光、自動開啟窗簾,用陽光喚醒賴床的年輕伙伴們,以及老夫妻與寵物狗的快樂時光等等這些場合,無一不顯露著小米用戶之多,設備基數之大。小米集團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IoT平臺已連接設備數2.1億臺,擁有5個及以上連接至小米IoT平臺設備的用戶數350萬人,小米智能電視出貨量持續中國第一,穩居全球前五。
而其產品使用場景之豐富,顯示出小米產品矩陣已成體系化,通過多產品之家的智能聯動,溫暖著不同形態的家庭及人群。
在媒體傳播方面,小米聯合GQ實驗室、和菜頭、ins、知乎等多家自媒體及新媒體平臺,內容共創,共同發聲:“智能,有人才有更多可能”。
城市青年歸鄉返程的真實心理、理工直男腦洞大開的靈感發散、中國家庭幸福變遷的客觀寫照……不同領域的媒體平臺結合自身調性,洞察人群行為、深耕內容打造,使廣告變為共情內容,增強了小米品牌充滿人性的好感度。
特別是,諸如GQ實驗室這一時尚類公眾號,在今年特殊的春節環境下,軟性融入了富有溫度的暖心話題。
共情之余,小米為更多人注入了全新動力和心底的安全感。
內容從真實暖心、理性分析到清奇逗趣,小米利用不同受眾的媒體平臺,以圈層式傳播為觸發點,實現外圍的大范圍輻射,讓宅在家的人們感受到有溫度的內容,提升小米的品牌形象。
常見的產品TVC只注重講述單個產品的USP,產品利益的表達并不能上升至品牌溝通。而小米CNY TVC出現的產品及其場景,代表了小米的智能產品從終端到指揮、連接的全系家電設備,是整個小米全場景智能生態。相對于單產品的利益曝光,小米的CNY TVC更能提升大眾對小米整體品牌的認知。
以往的產品TVC都賣力得講述“我能”、“我有哪些好處”,小米這次反其道行之,大膽直述智能的種種“不能”。一個好的品牌,已經不局限在向大眾承諾產品所能,展現品牌所為,而是客觀地自省品牌與大眾的關系,在大眾生活中應扮演何種角色,怎樣才能為大眾創造更好的生活。
小米這次,挺敢的。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