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玩優惠券,只有為用戶建立完善的監督及互惠關系,讓他們有投入肯承諾,并使關系雙方均有利可圖,才能快速積累大批用戶并使之養成消費習慣。
最近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喝杯瑞幸,打開APP后,她竟然推薦我“先領券再選購”。What,我像是缺錢或貪小便宜的人嗎?
像我這種對品牌沒有絕對忠誠度、對咖啡口味沒有特別偏好、對價錢也不敏感的“三無消費者”:今天經過全家就來杯美式拿鐵,明天路過星爸爸可能會進去坐一下,要喝哪家咖啡我全憑心情,并不會在乎全家是半價優惠,還是星爸爸買一送一。
瑞幸完全可以不用靠低價來吸引我消費,她葫蘆里到底賣什么咖啡藥,難道她真的不想賺更多嗎?
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瑞幸還經常發各種優惠券:1.8折、3.8折、5.0折、5.8折、6折、6.8折……也會鼓勵你分享給好友一起領券,讓你有機會得到免費的飲品,她這種賠錢的生意到底能玩多久?
要想知道其中的商業道理,我嘗試從一些常見的活動類型和活動目標去解釋。
活動類型主要分為常規活動、原創活動和節點活動三類。
顯而易見,瑞幸發放優惠券屬于節點活動,活動目標是多方面的,跨越了多個用戶運營節點。
活動目標主要有提升粘性、加快用戶轉化、增強消費決策、提升用戶復購和擴大活動傳播五個要點,這五個要點又存在遞進關系。
最后,來看一下瑞幸的節點活動玩法:
將瑞幸的活動玩法與常見的活動類型及目標對應,可知瑞幸發放優惠券是在轉化階段開展的節點活動,主要目標是增強消費決策,輔以擴大傳播,加快用戶轉化。
至此,基本可以解釋為什么當前瑞幸不急于從我們身上賺錢,選擇戰略性虧損。其原因是要大范圍增強消費決策,培養更多的用戶養成消費習慣,先積累更大的用戶體量,再進一步提升復購實現盈利。
還有出于平臺公平起見,不能因為還有許多消費者沒對瑞幸咖啡產生依賴,沒養成消費的習慣,就只對他們提供特殊優惠,反而收割忠實粉絲和“三無消費者”。
有人會問:
瑞幸利用“特殊優惠”這一玩法來增強消費決策,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積累到2.5億人的用戶?
(注: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20-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貢獻了近80%的咖啡消費。2016年80后和90后突破4億人大關,以年輕人為主體的中產階層人數超過1億,到2030年將會超過2.5億。)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發現的規律:要想讓一個新用戶成為忠實粉絲,必須激勵他完成至少5次購買。
假設一個新用戶每周飲用3~6杯咖啡,即0.4~0.9杯/天(注:國內消費者喝咖啡的頻率多為每周3-6杯,占總調查人口的42%)。
所以,要求一個新用戶完成5次購買,需要經過5.6~12.5天。若初始用戶數為1000個,按日均5%的速率凈增長,大概需要(5.6~12.5)+log(250000,1.05)=260.3~267.2天才能實現2.5億忠實粉絲的目標。
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玩法來增強用戶消費決策,使積累用戶目標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實現?
我想,可以以用戶飲用頻率和提高日均凈增長速率為目標,尋找縮短項目周期的方法,再遵循影響力六大原則從中篩選出或改進增強消費決策的玩法。
根據影響力的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稀缺六大原則,個人認為“承諾參與自律性懲罰”和“綁定關系拿傭金”對于瑞幸更為行之有效,但嫁接過來須對玩法過程進行改進。
1)承諾參與自律性懲罰
設計1元換購5張8折優惠券,5元換購5張5折優惠券,10元換購5張2.8折優惠券……金額越大,折扣力度越大。按規定一次只能用一張,不可轉借,在有效期內全部用完5張優惠券的用戶就能返還1元、5元、10元現金,同時獲得優惠特權升級的機會,或者一級、二級……咖啡品鑒師虛擬勛章。
2)建立互惠關系共享特權:
用戶邀請好友成功注冊瑞幸,即綁定了雙方的主從關系。被邀請人(好友)可免費享用邀請人(用戶)的部分特權,比如1折購買大師飲品/糕點。同時,被邀請人每周消費滿5杯飲品,邀請人即可免費獲得1杯飲品;邀請到的好友越多,免費贈飲的杯數越多,但僅限免費領取1杯/天,邀請人也可以將免費飲品以2:1的比例兌換代金券,或者以20:1的比例兌換咖啡品鑒師實物勛章。
增強用戶消費決策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但不應脫離影響力的六大原則去設計玩法。
只有為用戶建立完善的監督及互惠關系,讓他們有投入肯承諾,并使關系雙方均有利可圖,才能快速積累大批用戶并使之養成消費習慣。
作者:炒冷飯的二叔
來源:炒冷飯的二叔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