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廣告線人
1959 年 4 月 4 日,3 輛 MINI 在英國長橋奧斯汀工廠下線,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 MINI 車。誰能想到,這與當時汽車追求的“大、強、快”的理念相悖的兩廂車,竟然在半個世紀之后依然暢銷,堪稱經典。在成為經典的路上,MINI 幾經易主,但都因為種種原因保留下來,并得到改進和優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019 年是 MINI 誕辰 60 周年,MINI 中國官方發布了 #MINI60周年影集#,用一張老照片和一段話,講述歷史上那些 MINI 的經典故事:從 MINI 之父 Alec Issigonis(亞力克·伊斯哥尼斯)的生平,到 MINI 成功誕生,再到被眾明星青睞、風靡歐洲,它馳騁于專業的國際拉力賽并獲得三連冠,它得到專業賽車手的“真香”肯定,它甚至還出現在電影的特技鏡頭中,為影視劇增添了精彩紛呈的追逐飆車戲……
從誕生至今,MINI 在這半個多世紀中,經歷了戰后經濟復蘇、石油危機、工業革命、汽車工業的衰敗等激蕩年代,這些厚重的歷史,都被斑駁的影像記錄在冊。讓我們通過 MINI 60 周年影集,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個年逾花甲的汽車品牌吧!
1906年,MINI 之父 Alec Issigonis(亞力克·伊斯哥尼斯)出生于土耳其伊茲密爾( Izmir ),那是一個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希臘人聚居的海港城市。他的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希臘人。由于祖父輩就開始在英國工作,所以伊斯哥尼斯出生時就有英國戶籍,這樣他就順理成章,成為了一個在異國出生的英格蘭公民。父親去世后隨母親移民英國,之后在英國學習機械工程,畢業后從事過不少汽車機械方面的工作,這為他成為一個天才設計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A camel is a horse designed by a committee.”(把一匹馬的設計交給一個委員會,出來的結果會是一匹駱駝。)
“他是以一種優雅和享受的姿態工作的,這和當時汽車行業給人留下的滿身油泥的工匠氣質很不一樣。他桀驁的性格、孤注一擲的設計理念,多少與他的出身有關,卻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汽車史學家Doug Nye談論MINI之父伊斯哥尼斯
1936年,他加入Morris Motor(莫里斯汽車公司,后與奧斯汀汽車公司合并成為初代MINI的誕生公司——英國汽車公司BMC),負責懸掛系統的設計。1938年,伊斯哥尼斯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lightweight special賽車參加比賽。足見其膽量和敢于挑戰的精神。
再后來,二戰爆發,伊斯哥尼斯作為英國重要的戰略儲備人員,繼續設計工作同時服務于展示需要。他為軍方設計了一系列的作品,比如一個可以如積木般快速組裝的水陸兩用戰車,這樣可以由飛機將零件分批空投。這些設計,都很好地為后來MINI的設計打下基礎,也提前實踐了其獨具匠心的想象力。
同時,伊斯哥尼斯也是一個“固執”的人,他堅持簡約原則,所以他革命性的設計去除了所有多余的東西,包括暖氣、收音機、甚至安全帶。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收音機對于受眾的重要程度不亞于現如今的手機,人們的娛樂生活主要來自于收音機,去除車載收音機,就等于剝奪了人們的娛樂生活。而他卻認為,既然開MINI,就應該專心駕駛,汽車引擎聲明明比收音機要好聽,為什么要去聽收音機呢?
在一片質疑聲中,伊斯哥尼斯抱著忐忑的心,交出了這份令人震驚的手稿。
說到MINI的誕生,不得不提的一個歷史事件是“蘇伊士運河危機”,也叫第二次中東戰爭。這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兩個東西,怎么會有關系呢?
事實上,在籌備生產MINI之前,英國受“蘇伊士運河危機”的影響,石油供應不足,英鎊又因各種原因在瘋狂貶值。從德國進口的小車相當受到歡迎,而英國本土車廠卻缺乏這類型的車輛。局勢內憂外患,時任英國汽車公司總裁的Leonard Lord跟Alec Issigonis說到:“英國需要一輛省油、經濟的小車”。因此展開了ADO15計劃(Austin Drawing Office第15號計劃),Mini就在此背景下誕生了。
1959年4月4日,3輛Mini在長橋奧斯汀工廠下線,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Mini車。
誰能想到這將是如此偉大事業的開端呢?
在當時有一句話:“在60年代如果不曾擁有一輛法拉利加上一輛Mini,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你是一位電影明星。”
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作為好萊塢歷史上著名的硬漢派影星,號稱“The King of Cool”(可譯為“冷酷猛男”)。幾乎所有的導演都公認沒有演員擁有他的駕駛技術和賽車熱情。貝克漢姆曾經談論到自己的風格和時尚觀如何受他影響:“我一直是他的大粉絲,我看著照片里的他,感受到他的生活方式是極具個性的。”
想象一下,這樣一位猛男開著這樣一輛可愛的迷你車,會是一種什么樣違和又有趣的畫面?
都說了電影明星要有一輛法拉利和一輛MINI,然而法拉利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Enzo Anselmo the Commendatore Ferrari)就擁有至少三輛MINI,而且他還是最早公開駕駛MINI的汽車企業大佬。這是不是一種頗具幽默的“打臉”?當然,這也側面說明了當時MINI受名人追捧的程度。
MINI是倍受名人歡迎的,就連當年大紅大紫的披頭士樂隊都人手一輛MINI,并且在當年最知名的國際拉力賽——蒙特卡洛拉力賽上獲獎車手Paddy Hopkirk駕駛的就是MINI,獲獎后披頭士四人致信Paddy:“Paddy,現在你是我們的一員了。”
除了音樂界,MINI在時尚界也吃得開。當年火遍全球的模特崔姬(Twiggy)也是MINI的鐵桿粉絲。身高只有1.67米的她,因纖細瘦弱成為少女型模特的代表人物,模特的身材因她而變,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迷你的模特開MINI車,同樣是顛覆審美的兩個角色,放在一起再美好不過了。
再后來,迷你裙的創始人瑪莉官(Mary Quant),就是受到MINI車的啟發,才創造了膝蓋之上4英寸的Mini skirt。1988年,瑪莉官設計了一輛特別版MINI。
在設計之初,MINI之父伊斯哥尼斯就堅定了設計理念:用最小的體積裝下最多的東西,還要經濟實惠、大部分人都買得起。因為便宜,所以各個階層都能買得起;因為小,女性或老人在停車時更方便。這樣跨階層、跨年齡、跨性別的特性,使得MINI在誕生之后的五年內就風靡歐洲,不僅明星愛開,普通大眾都紛紛入手,MINI銷量節節攀升。
這體現在MINI的平面廣告中,它把小型兩廂車的賣點發揮到了極致,用當下時髦的營銷話術來說,大概可以總結為“相信小的可能”吧!
“Mini面前,年齡不是問題。”
Mini是年輕的代名詞,但開Mini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成為Mini的粉絲。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3年
“一輛小車,一大家子的快樂。”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60年
“一輛小車,可以走得比想象更遠。”
一經問世震驚世界,到賣出超過300萬輛,一輛小車能走多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4年
上個世紀60年代,賽車界的傳奇人物John Cooper,他一反Alec Issigonis經濟省油的理念,主張將MINI打造成一流賽車。盡管受到Issigonis的質疑,但屢獲戰績的現實確實是給他“上了一課”。因為在1962年,問世才一年的Mini Cooper就贏得了不下153場賽事勝利。之后,John Cooper趁熱打鐵,相繼推出了Mini Cooper S(Special,相當于加強版Cooper)和Mini John Cooper Works等賽車型號。再后來,MINI車在蒙特卡洛拉力賽上的接連奪冠,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蒙特卡洛拉力賽是60年代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賽程最艱苦的、不分級別的汽車比賽,在當時相當于今日的達喀爾拉力賽,是難度和水準最高的國際拉力賽。以1964年為例,參賽車從歐洲不同城市出發,經過漫長的長達3000公里的線路,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翻越阿爾卑斯山,抵達蒙特卡洛,在進行5條特殊賽段的速度比拼,最后再在蒙特卡洛進行三圈公路比賽,決出冠軍。
在這樣的條件下,經過改裝后的MINI車在1964、1965、1967三年獲得拉力賽冠軍。這樣的戰績,讓Mini更加聲名鵲起,眾多賽車手也沒逃得過MINI下的“真香”套,從最開始的不屑,到最后的追悔莫及。
以下這幾位國際知名賽車手,都是Mini的“迷弟”!
Rodger Ward:剛上手,覺得太小,真開起來,爽翻了。(右上)
Juan Fangio:我抗議這么棒的車,為什么在阿根廷買不到?(右上)
Pedro Rodriguez:這是我第三次為BMC開著Mini參加比賽了。剛買了一輛,接下來會開著他去墨西哥參賽。(左中)
Innes Ireland:無論誰,駕駛他都能贏得比賽。高速公路上駕駛他,樂趣更多。(右下)
漸漸地,MINI也在電影中嶄露頭角。1969年和2003年的《Italian Job》(1969版譯為《意大利任務》,2003版譯為《偷天換日》)、2002年驚悚動作電影《諜影重重》、1990年喜劇片《憨豆先生》等影視作品中都展示了Mini車彪悍的一面。
在拍攝《意大利任務》時,600多人目睹了這一天的拍攝,特技車手不懂意大利語,他以為他們是來祝福他的,事實上,他們是向他臨終告別的,因為在他們看來,特技演員這回死定了。然后特技車手最終以每小時110公里的速度飛越了相距18米寬的兩個屋頂。
1969年《意大利任務》劇照
三輛Mini載著3.2噸重的黃金,從都靈象征著母親河的River Po橫穿而過,最后從下水道順利逃出……
1969年《意大利任務》劇照
憨豆先生扮演者Rowan Arkinson表示:“駕駛Mini Cooper仿佛不是在真實的世界里,而是在連環畫里,因為這款車響應你每個操作的方式是如此的非凡。方向盤指向哪兒,它就開到哪兒,沒有延遲,沒有頓挫,沒有傾斜,你就面對了你想去的方向了。你一剎車,車就立刻變慢下來,沒有俯沖,沒有慌亂,仿佛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一切。”
1990年《憨豆先生》
2002年的美國動作驚悚間諜電影《諜影重重》,失憶的Matt Damon駕駛Mini逃避法國警察的追捕,有著長達10分鐘的飛車追逐戲。
2002年《諜影重重》
2003年《偷天換日》
看完精華講解,想必你對MINI的了解又更近了一步,下面就為大家奉上完整版的# MINI 60 周年影集#,大家一起回味一下吧!
“A camel is a horse designed by a committee.”(把一匹馬的設計交給一個委員會,出來的結果會是一匹駱駝。)
“他是以一種優雅和享受的姿態工作的,這和當時汽車行業給人留下的滿身油泥的工匠氣質很不一樣。他桀驁的性格、孤注一擲的設計理念,多少與他的出身有關,卻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汽車史學家Doug Nye談論MINI之父伊斯哥尼斯
“我也能表演特技。”
伊斯哥尼斯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lightweight special賽車參加比賽。
“這些設計沒有最終投產,卻已經揭示了他的風格最核心的奧秘——想象力。”
二戰爆發,伊斯哥尼斯作為英國重要的戰略儲備人員,繼續設計工作同時服務于展示需要。他為軍方設計了一系列的作品,比如一個可以如積木般快速組裝的水陸兩用戰車,這樣可以由飛機將零件分批空投。
“勞斯萊斯先生真沒有什么可做的。”
怎么確定內部空間?伊斯哥尼斯當然不會按照常人的方法。他拉來不同的人——從辦公室秘書到1米8幾的工人——用椅子做測試。測試者被安排坐在準備好的椅子上,他來調整椅子的間距,當所有人一直認為空間不能再小時,就是車廂內大小!
他還用能否在車內展開一幅英國地圖作為考察空間的要素,還研究在車內什么地方放這幅地圖。
“Sir Alec changed face of motoring.”
那湛藍的眼睛和澄澈的目光,我們在Mini那像一雙純潔眼睛的大燈上再度看到了。那種純潔,既飽含孩子氣,又無比深邃。
“Mini的美來自完全不加掩飾的功能導向。”
“我一直覺得美國的設計師都是羞于設計汽車的,所以他們會拼了命讓汽車看起來不像汽車,而是像一艘潛艇或一艘飛船,作為一個工程師,我無法理解。”
——伊斯哥尼斯
“我猜,當公司管理層看到伊斯哥尼斯的成果時,臉上不會是笑容,而是震驚。”
伊斯哥尼斯堅持簡約原則,所以他革命性的設計去除了所有多余的東西,包括暖氣、收音機、甚至安全帶。
“怎樣節省公共道路空間?”
縱觀伊斯哥尼斯手稿,他本人親自畫的重要手稿多是闡釋性的,即向其他人解釋思路,就如同樂隊的指揮或是戰場上的將軍,決定前進的方向,而具體技術細節的實現則交由專門的工程師完成。
建筑面積小,使用面積大。
機器為人讓步:在10英尺的車長內,發動機、變速箱、驅動系統、郵箱僅占20%的空間,而乘客與行李的空間達到最大化。
“好開,好停。”
“這是我學生時期的座駕。”
據說,查爾斯王子正是在Mini里學會的駕駛。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大婚當天,二人駕駛著一輛Mini Cooper S離開白金漢宮,有趣的是這臺車所有車窗漆黑,從外面根本看不到車內,而這輛車正是查爾斯王子的。
“當年這對夫婦,就像今天的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一樣。”
女王妹妹瑪格麗特與平民攝影師Antony Jones的婚姻,是那個反叛年代最好的注腳。Antony恰好是伊斯哥尼斯的好朋友,伊斯哥尼斯為他的婚禮送上了充滿玩笑意味的禮物——一個電鉆。而Antony回贈給伊斯哥尼斯的“禮物”則是將Mini作為他們的座駕。
“在60年代如果不曾擁有一輛法拉利加上一輛Mini,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你是一位電影明星。”
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好萊塢歷史上著名的硬漢派影星,號稱“The King of Cool”。幾乎所有的導演都公認沒有演員擁有他的駕駛技術和賽車熱情。貝克漢姆曾經談論到自己的餓風格和時尚觀如何受他影響:“我一直是他的大粉絲,我看著照片里的他,感受到他的生活方式是極具個性的。”
“Paddy,現在你是我們的一員了。”
1946年,披頭士樂隊致信恭喜Paddy駕駛Mini在蒙特卡洛拉力賽首次奪冠。他們四個人都是Mini的車主。
“別相信網上說的,這不是David Bowie。”
Q:你是如何參與到這個項目里的?
A:被邀請的(I was asked)
Q:你認為Mini這么經典原因是什么?
A:好停車(Parking)
Q:你認為英國還有哪些設計經典?
A:三明治(The Sandwich)
1998年的“四十年設計經典”展覽中,他受邀設計一款獨特Mini,車身光潔如鏡面。以上是他答(懟)記者問環節的對談記錄。
“那是一種孤獨的感覺。”
“相比于所有車擠在一起的場地賽,我更喜歡拉力賽,那是一種孤獨的感覺,只有賽車手、車以及廣闊天地。在變幻莫測的道路上高速前行,要隨機應變又要保持優雅的節奏和韻律,就像是在跳華爾茲。”
——1964年蒙特卡洛拉力賽冠軍Paddy Hopkrik
“我有點困惑,主角到底是不是我們。”
1964年1月26日,2000萬人守在電視機前,收看載譽歸來的Paddy Hopkrik和導航員Henry Liddon參加的電視節目《周末夜》(Sunday Night at the London Palladium)。這是驚人的收視率——今天英國全國也不過6000萬人口。
“當我看到MINI時,我就知道他將是個勝者。”
Rauno Aaltonen,“芬蘭飛人”。他對駕駛動力學的刻苦鉆研,成了聞名的“汽車拉力賽教授”。他懂芬蘭語、瑞典語、英語、法語和德語,研究了不同國家的汽車拉力賽規則,并形成了自己的餓見解。1963年,他為經典Mini贏得了首個級別冠軍,而在1967年,他為Mini捧回了第三座蒙特卡洛冠軍獎杯。
“就算前面是一些螢火蟲,我也能贏。”
1966年,三輛Mini Cooper S賽車包攬了蒙特卡洛拉力賽的前三名。然而這幾輛賽車在賽后被迫接受了一次持續8小時的技術檢驗。最終賽務委員會宣布,車輛散熱器格柵上附加的大燈同法國的同類產品認證標準不符。隨即便出現了蒙特卡洛賽車史上最有爭議的一項決定:Mini Cooper S 被取消了資格。
“相比于那些笨拙的大車,雪上的Mini可以翩然起舞。”
車手Paddy仍然記得,在上山路段,Mini會落后于那些大馬力賽車,但到了對過彎操控要求更高的下山路段就會遙遙領先。冰雪天氣更是Mini車隊的最愛。有人將當時的拉力賽對決形容為Tom和Jerry的貓鼠游戲,越復雜的路況,Tom就越追不上靈活的Jerry。
當時,沒有人相信一輛小型家用車Mini,能在職業賽車場上取得任何成績,除了John Cooper。他賦予了Mini賽車基因,Mini Cooper由此誕生。問世才一年,Mini Cooper贏得了不下153場賽事勝利。
“他是真正的賽車教父,是戰后英國賽車運動的奠基人。”
John Cooper是賽車手、工程師,還是F1冠軍車隊的老板。與恩佐·法拉利齊名,他締造了今天英國的賽車版圖,縱觀F1的發展史,有一半的時間都是John Cooper和他的小弟們的車隊與恩佐 法拉利的車隊競爭冠軍的故事。
“馬拉著車跑,而不是馬在后面推著車跑,法拉利永遠不會把引擎放在后面!”
Cooper汽車公司革命性地推出后置引擎的賽車。在汽車剛剛由馬車演變而來不就的年代,這被視作是相當怪異的想法。圖中這句話是恩佐·法拉利當時對此的回應。一年的比賽之后,法拉利車隊也將自己的F1賽車改為了后置引擎。
“對于John Cooper來說,車,就是他的全部。”
每一次Cooper賽車奪冠,John Cooper都會在賽車道旁做一個后空翻。
“MINI品牌不能沒有Cooper。Cooper代表蒙特卡洛的勝利,代表所有的美好回憶。”
在那個奔馳還沒有AMG、寶馬還沒有M、奧迪還沒有RS、高爾夫還沒有GTI的年代,Mini推出高性能車型Mini Cooper,1000臺車在一周內即告售罄。最后,Mini Cooper生產了15萬臺。依照商定,每生產一輛高性能的Mini Cooper,BMC公司就要付給John Cooper 2英鎊。
“Drive a Mini Cooper – the most fun you can have with your clothes on!”(不脫光衣服,也能嗨到高潮,開Mini Cooper吧)這句話現在可以改成“不脫光衣服,也能嗨到高潮,開MINI JOHN COOPER WORKS吧”
為懷念父親John Cooper,Mike Cooper成立John Cooper Works改裝公司,為新MINI提供高性能改裝套件。寶馬購買了這家公司,并將它命名為MINI的高端子品牌JOHN COOPER WORKS。他的孫子Charlie Cooper,如今也在傳承著賽車事業。
“尺寸越大越幸福?Mini不同意。”
幸福什么樣?長得和Mini一樣。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8年
“他會讓你變得理智。”
轉向操控精準,指哪打哪,路面反饋清晰……如果你曾經在城市交通高峰時開過MINI,你馬上就會明白我們的意思。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69年
“最新最棒的Mini不是我的最愛,我的第一輛Mini才是!”——Twiggy
喜新厭舊,不適用于Mini車主,比如英國60年代傳奇超模Twiggy。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6年
“它們停不了的地方,我來。”
創造性的橫置引擎,讓Mini擁有了驚人的“小身材”和“大胸懷”,從此,Mini車主必須要承受別人的羨慕嫉妒恨:尤其在別的車停不進的位置前。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68年
“Mini面前,年齡不是問題。”
Mini是年輕的代名詞,但開Mini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成為Mini的粉絲。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3年
“開你的戴姆勒去吧,我愛的是MINI。”
20歲生日,1100臺Mini豪華限量版橫空出世,從儀表盤到漆色,里里外外都夠獨特。當年入手的車主們,想必都拿他當傳家寶了。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9年
“Mini奇跡。”
被颶風吹離海堤20英尺、巨浪輪番沖擊的Mini,照常點火啟動。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3年
“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Mini仍對你不離不棄。”
自帶模范男友氣質的Mini向女車主的告白。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0年
“一輛小車,一大家子的快樂。”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60年
“買英國車?先看看英國人在開啥!”
Mini不僅是英國人的寵兒,在巴黎,在意大利,乃至全歐洲都人氣爆棚。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1年
“英倫經典,連德國人都喜歡。”
將傳統與創新結合,是英國人的拿手好戲。這臺既能讓老紳士回眸,又能讓少女心動的Mini,便是最好的證明。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69年
“一輛小車,可以走得比想象更遠。”
一經問世震驚世界,到賣出超過300萬輛,一輛小車能走多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經典mini系列廣告 | 1974年
“等一下,我有一個絕妙的想法。”
1969年的《意大利任務》,一部好電影,今晚就去看吧。
600多人目睹了這一天的拍攝,特技車手不懂意大利語,他以為他們是來祝福他的,事實上,他們是向他臨終告別的,因為在他們看來,特技演員這回死定了。然后特技車手最終以每小時110公里的速度飛越了相距18米寬的兩個屋頂。
1969年版《意大利任務》劇照
“這看起來就好比是一部Mini投資的廣告片。”
三輛Mini載著3.2噸重的黃金,從都靈象征著母親河的River Po橫穿而過,最后從下水道順利逃出……
1969年版《意大利任務》劇照
“MINI是一部很棒的小車,當特技車手傳授特輯駕駛技巧時,吧根本無法無動于衷地坐在旁邊。”
2003年版《偷天換日》,一部讓很多人對MINI一見鐘情的電影。
“Mini的巴黎街道表演太帥了。”
2002年的美國動作驚悚間諜電影《諜影重重》,失憶的Matt Damon駕駛Mini逃避法國警察的追捕,有著長達10分鐘的飛車追逐戲。
“駕駛Mini Cooper仿佛不是在真實的世界里,而是在連環畫里,因為這款車響應你每個操作的方式是如此的非凡。方向盤指向哪兒,它就開到哪兒,沒有延遲,沒有頓挫,沒有傾斜,你就面對了你想去的方向了。你一剎車,車就立刻變慢下來,沒有俯沖,沒有慌亂,仿佛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一切。”
——憨豆先生扮演者Rowan Arkinson
“Mini和Triplex擋風玻璃再次獲勝。”
1965年蒙特卡洛拉力賽,全部完賽的10輛英國賽車都裝有Triplex擋風玻璃,其中8輛裝的最新版本。冠軍?當然是Mini。
1965年蒙特卡洛拉力賽Mini奪冠后,擋風玻璃品牌的蹭熱點廣告。
“蒙特卡洛拉力賽前五名,都安裝了Champion火花塞。”
誰叫Mini這么紅,連火花塞都想著和Mini發生點關系。
“恭喜Mini——AP集團發自蒙特卡洛的祝賀。”
AP(汽車產品集團),Timo Makinen駕駛Mini獲得1965年蒙特卡洛拉力賽冠軍時部分零件的提供商。這也是一則徹頭徹尾的蹭熱點廣告。
“實力不允許Paddy Hopkirk低調!”
上面這句話,真不是炫耀。因為Paddy不需要。他只需要一輛Mini,3個盧卡斯霧燈,然后贏得一車頭的獎杯。蹭熱點,盧卡斯也不甘示弱。
“我們才不會吹牛,Mini能作證。”
畢竟參加拉力賽并拔得頭籌的Mini,用的是嘉實多GTX高性能機油。嗯,這是嘉實多借Mini給自己打廣告呢。
以下這幾位國際知名賽車手,都是Mini的“迷弟”!
Rodger Ward:剛上手,覺得太小,真開起來,爽翻了。(右上)
Juan Fangio:我抗議這么棒的車,為什么在阿根廷買不到?(右上)
Pedro Rodriguez:這是我第三次為BMC開著Mini參加比賽了。剛買了一輛,接下來會開著他去墨西哥參賽。(左中)
Innes Ireland:無論誰,駕駛他都能贏得比賽。高速公路上駕駛他,樂趣更多。(右下)
在車燈上貼上膠帶,在車門上涂上車牌號,系好安全帶——早在1965年,駕駛者只要把Mini稍加改裝就可以排隊參加比賽。
“他是真正的賽車教父,扮演著多重角色,是工程師、車隊經理、賽事組織者,可以說是戰后英國賽車運動的奠基人。”
John Cooper的堅持,讓Mini具有了賽車基因,以至于大多數人將Mini進行人格化比喻的時候,都會認為Mini更像個男孩子而非女孩子,盡管可愛,但“淘氣”的一面卻無從掩藏。今天是John Cooper誕辰96周年,讓我們記住他。
1962年,問世才一年的Mini Cooper就贏得了不下153場賽事勝利。隨后的1963年,功率更大、性能更高的Mini Cooper S投入市場。按照英雄片的劇情演化,在一陣嘲諷的輿論壓力中,Mini Cooper S跑贏了1964、1965和1967年蒙特卡洛拉力賽,開始譜寫自己的崢嶸歲月。
“哪怕路況崎嶇滿身泥濘,也不能影響Mini吸睛無數。”
蒙特卡洛拉力賽是60年代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賽程最艱苦的、不分級別的汽車比賽。以1964年為例,參賽車從歐洲不同城市出發,經過漫長的長達3000公里的線路,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翻閱阿爾卑斯山,抵達蒙特卡洛,在進行5條特殊賽段的速度比拼,最后再在蒙特卡洛進行三圈公路比賽,決出冠軍。
1963年,幾輛Mini Cooper S聚集在阿爾卑斯杯拉力賽上。很明顯,Mini最強勁的對手其實來自自家團隊。“芬蘭飛人”Rauno Aaltonen駕駛63號賽車最終奪冠。
1963年,Paddy Hopkrik和領航員Henry Liddon駕駛Mini Cooper S參加RAC拉力賽。
Mini車手Terry Hunter和John King駕駛Mini Cooper參加1963年的RAC拉力賽。
雖然福特的野馬(Ford Mustang)和獵鷹(Falcon)等賽道巨頭的引擎可能更大,但要在1966年Brands Hatch的比賽中超越Mini Cooper S賽車,也是要費一番工夫的。小巧可愛的外觀和它完成的壯舉,形成強烈的反差,Mini獲勝顯得不可思議。
Timo Makinen在千湖拉力賽Ouninpohja賽段,他的Mini引擎蓋在高速行駛中自動打開,但這并沒有影響他最終奪得全賽段冠軍。
你知道嗎,鄧祿普原廠胎是為Mini特別制作的,因為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人供應10英寸這么小的輪胎。如果不是鄧祿普,原版的Mini看起來可能又是另外的模樣。
1977年利蘭國際Mini錦標賽在庫姆堡舉行。由Malcolm Leggarte駕駛的Mini 1275 GT以驚人的方式“完成空翻”。
Timo Makinen參加1969年環英國Poweboat比賽,并最終獲勝。
“Racing is life.”
比賽就是生活。被邀請去參加一個晚宴,你把比賽服換成正式的就行了。
“Mini能從容應對一切。”
邁凱輪車隊的創始人——新西蘭Bruce Mclaren是Mini的粉絲。他征戰1962年新西蘭大獎賽用的是第一批下線的Mini Copper,因船運費時,去新西蘭之前僅有5天時間對其進行調校。
最早公開駕駛Mini的汽車企業大佬是法拉利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他擁有至少三輛Mini。
“Mua~七夕快樂!”
兩臺Mini公然在街頭秀恩愛。
“The Face of 60's.”
爆紅超模崔姬(Twiggy),纖細瘦弱、少女型模特的代表人物,短發潮流因她而起,模特身材審美因她而變,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Twiggy超愛Mini,她曾不止一次說過:“我最喜歡的餓車是我的餓第一輛Mini,他太有意思了。”
先有Mini車,后有迷你裙,迷你裙的創始人瑪莉官(Mary Quant),就是受到Mini車的啟發,創造了膝蓋之上4英寸的Mini skirt。1988年,瑪莉官設計了一輛特別版Mini。
模特Jenny Clare與她的Mini合影,香車美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Mini is twitchy and unruly on the limit.”
在那個大多數人都認為女人可以把車成功停在路邊就是一個奇跡的20世紀50年代,Pat Moss為Mini贏得了有史以來第一場國際拉力賽冠軍,鼓舞和啟發了女性不應該被傳統的性別角色束縛。
“不開Min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電影明星。”
上世紀60年代,Mini成為特立獨行且有反叛精神的藝術家們的標配。
“平均身高地表最強的荷蘭人,同樣無法拒絕Mini。”
從誕生到風靡歐洲,Mini只用了不到5年。
“若為Mini故,修女也瘋狂。”
Mini是沒有階級的,你很難猜出一臺Mini的主人是以為明星、老紳士,還是修女。
“Mini的吸引力對任何人有效,汽車鑒賞家和孩子也不例外。”
1974年兼具內飾與外觀的Mini 1275 GT,在私人展覽會上獲得了四個汽車評論家的一致好評。
“開車想方便?人人都有三急,開Mini就沒問題。”越是“緊急”時刻,越能體現Mini好開又好停的優勢。
“一手PARTY,一手生意,兩手都要硬。”好看又帶卡丁車駕駛感受的Mini皮卡。
因為省油、裝在空間大、操控性好,MINI在職場也頗受賞識,可謂行行有MINI。上世紀60年代至今,MINI屢次被英國皇家海陸空三軍、德國警局、各國消防局、郵政、道路救援部門錄用,即便身兼數職,在每個工作崗位上依然得心應手。
1961年,Jeanne de Ferranti和她的朋友Jane開著她們的Mini環游世界。最終她們把旅行故事寫成了一本書:“The Journey That Never Was: Around the World in a Mini in the Early 1960s”。
1959年4月4日,3輛Mini在長橋奧斯汀工廠下線,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Mini車。誰能想到這將是如此偉大事業的開端呢?
“讓我們為你證明,這個英國小個子能跑多快。”
Mini Cooper車型從1961年誕生以來,就是神話般的存在。被F1評為項目級產品,拿下蒙特卡洛3次冠軍。1991年,Mini Cooper在停產17年后重裝而來,除非你開過他,要不他的速度只能出現在你的腦中。
“這個英國小個子,看起來個很舒服。”
小也是大?對于那些擅長在簡單生活中創造豐富的英國人來說,這就是事實。把Mini想象成一個放松的空間,享受最靈敏的操控,再也沒有比Mini更令人舒適的尺寸了。
“不要走出這里的大門,外面就是現實。”
4月的周末,古德伍德賽車場舉辦了第77屆會員聚會,這是英國二戰前僅有的四個賽車場之一。重頭戲是多場經典賽事重溫,其中最重要的一場是今年專為慶祝MINI流失周年舉辦的貝蒂·利什曼大賽(Betty Richmond Trophy),所有參賽車輛都是經典款的Mini。
來賓有意地穿著頗為復古的西裝和獵裝裝扮,活動組織者說,這是英國人的懷舊情結,那是屬于他們的輝煌時刻。
“Look at your cars… they’re like women’s clothes – out of date in two years. My car will still be in fashion after I’ve gone.你看大街上跑的那些車,它們像女人的衣服。兩年內必定過時,而我的車不會。他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即使我不在了,他依然很經典。”
——Sir Alec Issigonis 亞力克· 伊斯哥尼斯爵士
好了,MINI的故事聽完了。我們已經整理打包好 #MINI60周年影集# 85張高清海報,關注公眾號“廣告線人”,后臺留言“MINI”,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廣告線人(ID: informers)
136 0806 8886【加微信請注明來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三街1599號(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